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設計·新媒體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日本風光攝影大師竹內敏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19 10:22:43 | 文章來源: 網路資料

竹內敏信作品:北海道弟子屈町

竹內敏信在日本攝影界享有極高的威望,其風景作品受到日本攝影媒體高度重視,紛紛予以報道。在日本,竹內敏信可以説是風景攝影的代名詞。竹內敏信拍攝風景有其獨到之處,對器材的運用也有自己的見解,尤其對於廣角和超廣角鏡頭。

他認為,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不同於一般標準鏡頭和望遠鏡頭。了解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的特性,運用於風景攝影,能表現畫面的空間感、強調遠近感,這是一般標準鏡頭和望遠鏡頭難以表現的特殊效果。因此,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是風景攝影不可缺少的鏡頭。

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主要有以下四點特性:

一、強調遠近感

靈活運用這一特性可以在風景攝影中表現畫面的遠近感和立體感。也就是説,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能把狹窄的空間表現成相對寬闊的場面,把本來遠近感比較弱的場面表現出強烈的遠近感效果,畫面中的重點景物讓人看起來覺得很遠。

另外,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強調前景,使前景與背景拉開距離,使前景成為畫面中的重點。

二、具有景深大的特點

當使用超廣角鏡頭時,從鏡頭前50釐米到無限遠範圍之內的所有景物都在焦點範圍之內,所有景物都能拍清晰,這一特性稱為超焦距,這時光圈約為F16或F22。

與此相反,當使用最大光圈時,合焦範圍變小、前景變大,背景被適當虛化成軟調效果,強調主要被攝體,使觀看者更加強烈地感到所拍攝的環境帶來的感染力。

三、産生獨特的空間感

這種特性明顯地表現在超廣角鏡頭上。17mm和20mm超廣角鏡頭所表現的空間感是最明顯的,而14mm和15mm超廣角鏡頭所表現的空間感更獨特。利用超廣角鏡頭的這種特性可以獲得肉眼不能看到的空間效果。超廣角鏡頭的這種特性是否明顯與焦距的長短有直接關係,焦距越長,這種特性表現越弱。35mm焦距稍微保留一點廣角鏡頭的味道,而50mm焦距就成為一般的描寫效果。

四、比望遠鏡頭反差高

使用廣角鏡頭或超廣角鏡頭的超焦距拍攝時不僅圖像銳利,而且反差也比較高。另外,如果並用偏振鏡的話,這種特性表現尤為突出,具有非常強烈的立體感。因此,用超廣角鏡頭表現被攝體的立體感時,最好使用偏振鏡。偏振鏡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間的濃度、適當提高畫面的反差,畫面的立體感、空間感更加鮮明。

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意識到前景在畫面中的重要性。用超廣角鏡頭所拍攝的畫面寬廣、視場角也大。但這並非是説毫無目的地把什麼都拍進畫面。必須意識到前景在畫面中的重要性,如果攝影者意識不到這一點,只把遠處的景物拍進去而缺乏前景,就成為缺乏內涵毫無價值的普通畫面。所以説,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構圖時,為表現空間效果絕對要處理好前景在畫面中的地位。

另外,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時儘量手持攝影,可獲得某種自然的韻味、避免畫面顯得死板。

總之,只有掌握了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的特性,靈活運用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就能自由地表現畫面的寬、大、遠、深。

數位單眼誕生後,竹內敏信開始使用數位單眼拍攝風景花卉,在數位影像方面不斷進行探索。針對數位單眼竹內敏信曾説,老一代的攝影家也要學習掌握數位單眼和有關數位影像方面的知識,否則的話就會落後於時代。

按照竹內敏信的觀點,無論在世界上哪個國家,拍攝風景的方法都一樣的,但核心問題是究竟自己想拍什麼?照相機只不過是工具而已,攝影是通過照相機把自己的心情表現在被攝物體上。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我的放大機——暗地裏的SOLO(圖)
· 墻裏墻外 邢丹文攝影:我演了但演的又不是我
· 義大利藝術家用嚼過的口香糖製成雕塑
· “香港電影百年展”@時代廣場
· 法國PX3 2008攝影大賽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