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設計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中國館的中國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3-26 13:46:24 | 文章來源: 今日藝術網

  這個方案的成功並不代表它是最好的,但它是最切題的;他們選對了出發點:建築要表達中國文化,包含中國元素,但要“用不具象的形式詮釋中國建築與文化的聯繫”,何鏡堂的合作夥伴倪陽這樣分析。何鏡堂認為,過去的世博會中國館基本都是“復古”,缺乏時代精神,而現在的方案體現了“中國文化注重內涵,強調天人合一的和諧”。

  

一個巨大的紅色鬥拱!

  自2007年4月正式徵集方案以來,一個註定會被記憶和爭議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方案,直至破土動工當日,才終於亮相人前。

  12月18日,在上海浦東世博會規劃核心區,這個預算造價15億元、面積7萬多平方米的世博會永久性建築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為什麼是它?領銜設計者、7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何鏡堂在接受《外灘畫報》採訪時這樣回答:中國館主要回答兩個問題:一,中國特色;二,時代精神。

  從開工當日公佈的效果圖來看,取名“東方之冠”的中國館雖然全部由巨型鋼構架構成,但鬥拱形頂部連同4根混凝土柱子,又酷似一隻巨大的四腳鼎,大面積的紅更凸顯了中國特色。

  何鏡堂把中國館的寓意歸結為八個字:“天下糧倉,富庶百姓”。

  歷屆世博會大多都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建築,例如1889年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和1958年布魯塞爾的原子球。“東方之冠”是否能成為下一個經典還是一個謎,但作為東道主的主展館,它註定要成為兩年後的上海世博會最受矚目的建築。

  中選方案:前兩名的糅合

  2007年4月25日,上海世博會組委會開始向全球華人公開徵集中國館設計方案。

  招標當日,來了100多個建築師,何鏡堂便是其中之一。截至6月,世博局共收到344份設計方案。除了國內老牌設計院之外,馬清運、許李嚴等新銳建築師也參與了進來。

  評選異常激烈。“首先是344個方案選出8個入圍方案,再從中挑出3個推薦方案。”何鏡堂説。最後勝出的是何鏡堂的“中國器”(即現在的“東方之冠”)、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簡盟工作室和上海建築設計院的“疊篆”(外觀鐫刻著古代疊篆文字),和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的“龍”方案。

  投票結果顯示,“中國器”和“疊篆”都得了10票。而“龍”方案因為外觀呈龍形,太過具象,後來被放棄了。評委對兩個方案難以取捨,便決定將兩者合併。8月,清華的吳良鏞教授打電話給何鏡堂,希望兩家合作,由他來帶隊,何鏡堂一口應允。於是相關設計人員齊聚上海,進行最後的修改,“東方之冠”最終成型。

  “參考的意見很多,光是省、部級領導討論就不下20次。爭議也很多,比如什麼是‘中國紅’歷來都沒有一個明確概念,開始打算用‘故宮紅’,後來覺得太黯淡,又考慮了橘紅、紫紅等等……”何鏡堂説。

為中國館捕捉“中國味”

  “中國器”勝出之後,何鏡堂的合作夥伴、華理建築設計院副總設計師倪陽分析説,這個方案的成功並不代表它是最好的,但它是最切題的;他們選對了出發點:建築要表達中國文化,包含中國元素,但要“用不具象的形式詮釋中國建築與文化的聯繫”。

  何鏡堂領銜的團隊最初總共提交了3份方案。為了體現中國特色,他決定從中國數千年曆史中尋找到合適的載體,分幾個方向:一是中國印象,包括山水畫、京劇、顏色和文字等;二是已出土文物,包括冠、鼎等;三是傳統建築規劃風格,比如九宮格、鬥拱等。最後形成了“中國器”、“中國結”和“江南園林”三種方案。提交上去後,何鏡堂才發現,不少同行的方案都包括“中國紅”和“中國結”等元素。

  歷屆世博會的中國館多以傳統文化和建築形象示人,比如2001年漢諾威世博的萬里長城和京劇臉譜的圖片,2005年愛知世博的“中國紅”和十二生肖等。

  看了愛知世博中國館之後,領銜上海世博組委會主任的吳儀評價説:“歷史太沉重,現實太單薄。”

  作家余秋雨更是嗤之以鼻,説設計者自以為很懂中華文化,卻找不到中華文化的任何一個真正吸引人的象徵圖形,找出來的都那麼枯燥和簡陋; 設計者幾乎不知道當代國際上的高層審美趨向,把各國觀眾都幻想成“愛國老華僑”。

  何鏡堂也覺得,過去的世博會中國館基本都是“復古”,缺乏時代精神。他認為,世博中國館最後的方案中,館群的兩個部分,國家館和地方館,一個體現了“天”的感覺,一個則表現了“地”,“中國文化注重內涵,強調天人合一的和諧”。

  此外,中國館採用了現代的建構方法和較新材料、技術,比如鋼結構的懸挑,最短處也有45米;四根混凝土方形立柱,每根是18.6米×18.6米。設計強調開放性和公共性,國家館的屋頂為138米×138米,將來可用作觀景臺,3米高的地方館屋頂有3萬多平方米,佈置了許多景觀式植物,將來可用作城市花園。

  參與評審的中國工程勘測設計大師郭明卓指出:國家館如何表現“中國味”是大家最注意的問題,建築師都會想到這點,難就難在如何在形體或精神上表達出中國文化的韻味。

  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宋春華很推崇“中國器”,認為它讓人聯想起城市經絡路網、傳統構件鬥拱以及青銅鼎,文化內涵豐富,簡潔的造型又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

設計師回應網上激烈爭議

  不過,老一輩建築師看好的“東方之冠”卻未能打動很多年輕建築師和建築評論家,著名建築論壇ABBS上一片譁然,出現不少批評聲音。

  早在去年7月4日,上海世博局公佈的第一輪8個入圍方案均來 自國內幾大建築設計院,且設計細節均沒有進行公示,此事最先引起爭議。最終公佈的“東方之冠”由“中國器”和“疊篆”整合修改而成,許多建築師也困惑不解。來自北京的建築師朱锫與“疊篆”總設計師張利關係甚好,朱锫不客氣指出:“將兩個毫不相干的建築糅合在一起,可能會毀掉兩個原本優秀的建築;不過這也是中國特色。”針對方案本身的批評更尖銳。有人對“東方之冠”的倣古形象無法接受,説綜觀歷屆世博會,各國都以最新技術和材料來展示本國的成就,比如埃菲爾鐵塔,而中國館“既不能表達科技的進步,也不能表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還有人在ABBS論壇上貼圖對比,指出鬥拱造型明顯模倣了1992年安藤忠雄在西班牙塞維利亞世博會設計的日本館,當時安藤忠雄用整合木材構築的鬥拱,展示了這種結構本身的構成美和日本傳統的美學思想,被譽為“具有亞洲精神的創作”,鬥拱因此流行一時。

  也有人説,中選方案與卡達的國家圖書館、東京國際會展中心、《春江花月》和《日本新建築4》書中的一幅插圖都有一些神似。何鏡堂坦然面對各種爭議:“我沒有説我的建築100% 好,任何批評都是正常的。”

  他設計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館去年開館時也備受爭議,有人認為他破壞了建築師齊康的原作,但也有人稱讚它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戰爭紀念館”。

  何鏡堂喜歡做紀念性建築,他的作品還包括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和鴉片戰爭海戰博物館等等。他認為,紀念性建築關鍵看定位,除滿足一般建築的功能需求之外,還要滿足一種精神需求。

  “比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是黑灰色調,參觀者一進入就能感覺到一種莊嚴凝重。與此相反,中國館的紅色熱情歡騰,具有節日氣氛。”何鏡堂透露,這也是他唯一一個外觀呈紅色的建築。

  儘管已經正式動工,但“東方之冠”並沒有最終定稿,仍在邊施工、邊修改,最終方案預計于5月完成。

“有爭議是正常的”

B=《外灘畫報》 H= 何鏡堂

  B:“東方之冠”是你接手的最為棘手工程嗎?

  H:它更多是團隊的産物。但對我個人而言,這是我最重視的一個建築。人生難得幾次搏,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B:這張效果圖是最終施工方案嗎?

  H:方案還沒有完全定。大工程都這樣:一邊施工,一邊改。但大局已定,只是高度和寬度會有調整。改動較大的應該是地方館。

  B:施工有何難度?

  H:設計本身沒什麼困難,結構很簡單,受力均勻,符合結構原理。另外有了“鳥巢”的施工經驗,這些都不是問題。困難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建築底下是地鐵,涉及到地鐵的部分很複雜;二是施工時間短,原計劃2007年年底封頂,2008年5月基本完工,9月開始布展。

  B:現在回想起來,“東方之冠”有沒有什麼缺陷?

  H:中國館的所在地不方整,在原來的設計中,門開在偏西面,與馬路平行,但與世博局並不平行;還有幾條從地面繁複斜伸到中空平臺位置的道路,即“歪”門“斜”道。如果要與世博局平行,與馬路就不平行了。另外,每個地方館要保證600平方米的面積,方案越改,地越緊張。

  B:你印象最深的世博會建築是什麼?

  H:英國的水晶宮、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和布魯塞爾的原子球等,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1929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德國館。當時展出後就拆掉了,後來發現這個建築對於現代建築來説具有里程碑意義。設計者是密斯·凡德羅,20世紀的巨匠。建築非常簡單,一個水池,三塊板,簡潔大氣,但影響深遠。

  B:能否評價一下歷屆世博會中國館?

  H:沒有理想的建築,都是一個傳統的東西放在那裏,比如加點琉璃瓦,挂個大燈籠或者京劇臉譜,缺乏創新。我最喜歡的華人建築師是貝聿銘,他始終堅持建築的基本理念,比如功能、空間和美學等,他也始終堅持東方文化的根,比如香山飯店,同時強調時代精神。他的每一個作品都有創新。

  B:你怎樣看待對方案的爭議?

  H:爭議是正常的。比如國家大劇院的爭議最多,但我估計大家慢慢也會接受。有人説,中國建築要有中國元素;有人説,現代建築一定要簡潔;還有人説,這個建築太過工整和嚴謹。方案還在調整,我們希望很好地把握傳統和現代之間的度。但首先是中國特色,這是基本原則。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聯合國文化大使及藝術大師到北京
· [專稿] Claude Closky 8002-9891
· [專稿] 觀李楠作品有感
· [專稿] 占卜者之屋
· [專稿] 《手若能言》劉學軍作品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