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
朱焰峰
每一個熱愛音樂的人或許都有過擁有自己音樂廠牌的夢想,不用刻意迎合主流市場,只做自己喜歡的音樂。張雷和朱洪峰,就是其中的兩個。在音樂産業並非一片大好的今天,遊走在主流邊緣的他們能堅持多久?這是一場遊戲不是一門生意,為何還有很多年輕人樂此不疲地投身其中?
張雷:“首先得讓音樂人吃飽肚子,只有讓他們過好生活,才能做好創作。”
《紐約時報》曾在報道中説,一個人14歲時聽的音樂會決定了這個人的一生。這話在和音樂總經理張雷的身上尤其適用。14時他聽范曉萱的音樂。現在他聽梁曉雪的,兩個歌手同樣是自寫自唱,同樣在表達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情感。張雷之前做過許多唱片的宣傳策劃,創立一個廠牌的計劃也日趨成熟,“和”的名字早已起好,只欠時機。直到2010年5月梁曉雪發唱片,和唱片正式成立。
都説人如其名,一個廠牌的名字也代表著創辦者的口味和氣質。“大家常説和氣生財,如果不和氣,做事就不會順利。和的‘ ’我們用的是繁體字,有氣有米才是生活,這也和我們的定位很契合,我們的音樂風格偏流行,更貼近生活。”
朋友們介紹張雷時都會説“這是和音樂的經理”,旁人一聽會覺得有點“不著調”,“這當然是正經職業,我也在慢慢調整。因為沒經驗,只有一路摸索著往前走,看了很多別人的東西,就從拍紀錄片、照片,到策劃發佈會甚至演唱會,一一嘗試。”也有唱片公司想請張雷過去,他堅定地拒絕了,“我不想去執行,我希望嘗試自己的很多想法。”
除了和音樂的經理,張雷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動感地帶》的資深編輯。“我一直在説,我暫時無法全情投入到音樂裏,因為首先要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才有可能投入到喜歡做的事情中。”張雷的話中透著幾分無奈,“但也有優勢,比如可以通過做雜誌,認識更多人,找更多機會。”
經營和廠牌,張雷認為“經”是過程、“營”是結果。“獨立唱片的製作成本較小,音樂人自己完成製作,我只需要考慮母帶和唱片印製成本問題,去年梁曉雪的專輯,我們在淘寶上預售,沒上市就差不多回本了,加上巡演和幾次加印,也算賺了點錢,雖然不多。”張雷説,他更願意把賺來的錢投在音樂人身上,“首先得讓音樂人吃飽肚子,只有讓他們過好生活,才能做好創作。”
與主流唱片公司不同,張雷的許多宣傳平臺都在新媒體上,“網路是免費的,就看你怎麼用。如果我在微網志裏發一條新聞,點擊率可能只有幾次,如果發一首歌,就會被轉載兩三百次。微網志轉播起來也更容易。再比如豆瓣,如果一首一首地上傳,就不太容易有回音,如果五首歌一塊兒上傳,就會上排行榜。如果能排到前幾名,許多文藝青年、樂評人、電臺DJ就會受這個平臺的影響,進而拉動其他平臺的宣傳。”現在,張雷又開始在facebook和校內網上做嘗試,“新媒體的宣傳需要小手段和小技巧,如果音樂人能在網上和歌迷互動,比單純發一條新聞稿的效果要好得多。”
朱焰峰:“做廠牌是我20歲時的夢想,必須要在30歲之前實現。”
做獨立廠牌的夢想,早在朱焰峰念大學時就已形成。畢業後,他做過網站,做過媒體,也有去唱片公司工作的機會。但這些都不是他真正的愛好。2010年4月,友誼唱片正式成立。“這個廠牌在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口味和傾向有關。我們一直在做演出,今年5月剛發了一張法國朋克樂隊的專輯。”
在友誼唱片的網站上,隨處可見這樣一句話,“All we need is love.”朱焰峰説,實現夢想要趁早,“這是我20歲時的夢想,必須要在30歲之前實現。做廠牌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是我的生理反應,不做我就會難受。就算有一天廠牌倒了,我也能接受,因為我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過。”
因為做廠牌更多的是“因為愛”,所以朱焰峰沒想過太多賺錢的事情,“做廠牌是砸錢的買賣,沒有更多的盈利途徑。畢竟這並不是一個短線投資,需要持續努力。”
友誼成立後的大部分時間裏,朱焰峰都在全國各地帶著各種樂隊做巡演,看到第一場的票房不好,大家都覺得很失望。但演出一旦開始,就覺得收入並不重要了。“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站是什麼狀況,所以會特別期待,這和錢沒關係,我們都很享受這個過程。雖然最後算下來是賠錢的,但想想在湊合養活自己的同時,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也挺好。”朱焰峰説,賠錢也有賠錢的收穫,“至少我熟悉了環境,認識了一些Live house的老闆,也讓歌迷漸漸認識了我們的品牌。”
朱焰峰説自己是對數字不敏感的人,以前的收支細節表都隨處亂丟,但從今年開始他認真做收支細節表,“我會細化到每一分錢,因為我要知道自己到底賠了多少。我也會從中總結經驗,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巡演路上,少不了各種突發狀況,如誤車、誤機、樂器弄壞了,經過這些磨煉,朱焰峰特意寫了一個“音樂人巡演攻略”,併發到網上和大家分享。
■記者手記
堅持下去,就會看到希望
每一個獨立音樂廠牌的創立,背後都有著與張雷和朱焰峰相似的無奈與感慨。張雷的執著、朱焰峰的堅持,幾乎能代表這一代獨立廠牌從業者的決心。常聽到有人説,音樂的好時代過去了,但張雷不同意,他説:“也許那個好時代快來了,先堅持一下,一起期待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