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批評家應追隨藝術家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09 09:14:41 | 文章來源: 庫藝術

  一、中國當代藝術蕭條了嗎?

  我並不認為中國當代藝術正處於蕭條狀態。所謂蕭條只是市場表像,表像並不能代替藝術狀況本身。今天的藝術狀況肯定比八九後那段時期要好,那時還説“沉潛”而不説“蕭條”。一些只追逐市場利益的人退出藝術現場,這不見得就是壞事。中國當代藝術要擺脫市場明星主導價值判斷的傾向,因為明星是資本製造的。以明星為主導,就是以金錢為主導,這是典型的拜金主義。健康、正常、公開的藝術市場對於中國當代藝術來説的確非常重要,但藝術品價格不是唯一的指標。藝術有其自身的價值,即精神的、人文的、美學的價值。中國當代藝術要進入良性發展,必須強調藝術、藝術家的獨立性。藝術價值在於個人獨創性,而不是一味跟風,更不能尾隨資本,從屬於官方。藝術的獨立性首先是對既定意識形態和慣性思維模式的挑戰性,非如此難以創造出真正優秀的藝術作品。從另一方面來説,整個社會對當代藝術的鑒別力有待提高,這需要培育國民素質,藝術市場的真正基礎是有一大批有鑒賞水準的藝術接受者和收藏者。

  二、啟蒙主義等於後殖民嗎?

  當今世界,仍然以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作為人類的希望。對於西方的啟蒙主義思想,必須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我們不能將其看作完全的他者,僅僅從反殖民的民族主義角度來反對它。“啟蒙”從來就是跨文化的,原本就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思想,中國明代以降就産生過不少啟蒙意識。以對抗西方的政治意識形態需要來否定啟蒙對人性解放的意義,是一種政黨策略而不是學術思想。啟蒙主義自有其在中國社會現實中存在的理由,這就是實現憲政、塑造公民的必要性。

  從另一方面來看,每個國家都有其文化淵源和歷史傳承,中國藝術也有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思維方式,這些東西作為民族文化資源,不應放棄。對於中國當代藝術家來説,尊重“中國經驗”和“本土意識”,對中國當代文化有建構性的意義。我反對政治上的民族主義,但從不反對文化建構的“民族主義”。政治民族主義往往是集權政治利用民族情緒進行意識形態操縱的手段,而與啟蒙結緣的“文化民族主義”恰恰有利於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因此藝術家保持具有中國性的當代文化意識是十分必要的。

  三、批評家應追隨藝術家嗎?

  在中國當代藝術進程中,批評家特別應該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少人批評家為了利益與藝術家共謀,因功利目的放棄作為獨立學術個體的批判意識。這種既得利益團夥,拋棄了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和歷史責任。作為批評家,必須關注真實問題和真理問題,只有揭示真實、追求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批評家。用利益追逐代替價值追求,是急功近利時代的典型現象。批評家應直面真實,關注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藝術現象,而不是僅僅關注已經存在的藝術事實。也許關注既定事實更有利可圖,但只有不斷關注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東西,才能永遠保持作為一個批評家的獨立性和敏銳性。批評家不是追星族,也不是高級粉絲。批評家是不斷反省藝術事實、不斷推動藝術發生並由此反省自己、使自己成長的思想探索者。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當代藝術批評家怎麼看“鳳凰”?
· 畫家為何輕視批評家?
· 著名藝術評論家彭德:畫家為何輕視批評家?
· 王林:批評家要敢於站在話語爭鋒的前沿
· 反思法國藝術批評家讓•克萊爾
· 批評家呂澎策展引資千萬元 籌備新世紀藝術大展
· 批評家論雷子人(節選)
· 2009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年度評選結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