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十一屆美展陶藝展的傲慢與偏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30 20:08:55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章朝輝

 

我們從西方引進了油畫、水彩畫、素描,可以包容中國畫,沒有因為西方無中國畫,就取締它。我們的現代陶藝從西方引進來了,卻像眼裏容不得沙一樣,讓主流藝術把陶瓷繪畫(包括優秀的傳統陶瓷繪畫)封殺。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最近文化部把中國陶瓷文化研究發展中心設在景德鎮,別忘了陶瓷繪畫可是景德鎮半壁江山。去掉了繪畫部分,恐怕中國陶瓷的文化會失色許多。或許是陶藝界一些人骨子裏的“封建行會、幫會思想”作怪。我們不能因為陶瓷有大量艷俗工藝美術裝飾作品混跡于市場,就有許多俗不可耐的偽大師、偽陶藝家的艷俗作品甚至是抄襲的作品混淆了我們的眼球,就認為陶藝繪畫是民間美術。同樣,在花鳥市場上、旅遊景點、字畫裝裱店、畫廊不也充數著大量的國畫牡丹、梅蘭竹菊、山水的程式化的複製品嗎?油畫市場也充數著大批量名作複製行畫嗎?只不過陶瓷繪畫的行畫比國、油畫等藝術更繁榮而已。為什麼國畫、油畫有這些不影響其學術地位,而單陶瓷藝術有這些就被排除在主流藝術之外呢?其實陶瓷也有極高藝術水準的繪畫作品,珠山八友不須再説,單説現當代,李林洪、朱樂耕、鐘連生、李菊生等教授的瓷繪作品,雖然是在瓷上,但運火的水準之高世人有目共睹。從近年嘉德幾次拍品上我們就夠窺見一部分。中國曾經以瓷聞名世界,當時西方皇家、貴族曾以擁有中國的瓷器為榮。至今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館都收藏著大量的中國瓷器。其中就有繪畫水準極高的陶瓷美術作品,當今中國上至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下至富商、百姓、很多人收藏了大量的陶瓷繪畫作品。別忘了這可是良好群眾基礎啊。曾記得,2006年中國美術館主辦了景德鎮陶瓷藝術展,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不同的材質造就不同的藝術魅力。當今開放多元的文化,許多藝術家都在探索突破,尋求新材質,而陶瓷的材質也決不是本屆美屆上我們看到的冠以泥性語言的雕塑之類的作品,所謂觀念性或點線面形式的作品,且不去論藝術水準,油漆、宣紙、畫布、陶瓷,它們皆是作為藝術創作的材質,既然都是材質,我們學術上就不應有對陶瓷繪畫的偏見,畫水彩、畫古典油畫,就不應排斥印象派、立體派、波普等。搞陶藝創作,用陶瓷做雕塑,不能説別人畫陶瓷畫就叫工藝美術,或者你做觀念性的陶瓷雕塑就不能説在瓷上畫觀念性繪畫,就不叫陶藝。

縱觀當今陶藝隊伍現狀,那些學術權威們幾乎一個個都是以景德鎮陶瓷美術起家,他們一方面享受著體制下給其的話語權,學著洋人扯著現代陶藝的大旗,玩弄學術,孤芳自賞;一方面又積極地在他們瞧不起的瓶、罐、瓷板上創作陶瓷繪畫裝飾類作品,高價售出,標榜學術水準。甚至有些人常年地在景德鎮從事陶瓷繪畫,博大的中國陶瓷美術這株民族藝術的常青樹,以其豐厚歷史的積澱受到影響,豈能忽視,既不符文化多樣豐富的特點,也不符合我們的“雙百方針”,藝術上一個門類或流派,不能夜郎自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我們不能站在陶瓷繪畫這樣民族文化的巨樹上,卻又踩踏它的根枝葉,因此我認為十一屆美展陶藝展存在一定的學術偏見。


郅敏 雙生——世界

 

   上一頁   1   2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中國美術院2009年年會在北京召開
· 看國展大戲 聽國展“史”話
· 中央美院素描60年研討會
· 7歲“小畢加索”受追捧 畫作14分鐘內被搶空
· 畫家朱偉的思想:執拗就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