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輪春拍剛剛鳴金收兵,蘇富比、保利和嘉德悉數交出了成績單,各自的總成交額分別為34.2億、11.36億和3.4億港元。香港蘇富比的成交額,僅為創下41.96億港元蘇富比最高成交紀錄的2013年秋拍的81.5%,而與2013年春拍21.8億元的成交額則同比增長了57%;香港保利環比2013年秋拍9.89億港元的成交額則增長了15%;香港嘉德環比2013年秋拍5.1億港元的成交額則減少了33%。
這次香港蘇富比春拍中的書畫拍品是歷年來最多的,有370件拍品,其中97.33%成交,總成交額超過3億港元。其中,張大千創作于1968年的潑墨潑彩《秋山夕照》以2420萬港元位列成交價格首位。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的高奇峰的作品《怒獅》拍得1564萬港元,創下畫家作品的拍賣紀錄,此前畫家作品的最高成交價格不到700萬元。嶺南畫派在拍賣市場上所佔份額較小,前些年價位一直漲不起來,近一兩年其代表人物作品的市場價格開始逐漸走高,出現補漲態勢。
在香港保利古代書畫拍賣中,《松泉圖》長卷以1725萬港元拔得古代書畫頭籌,整場古代書畫拍賣表現平穩,依然表現了古代書畫市場繼續穩步前進的特徵。在香港保利的近現代書畫部分,傅抱石的《千山》以1265萬港元成為該場最高價;在香港嘉德春拍的“觀想中國書畫專場”中共推出387件拍品,成交率為87%,總成交額1.89億港元。其中吳冠中的《交臂》以2300萬港元領先全場,也是該專場唯一一件成交過千萬元的作品。
綜觀三家拍賣公司的中國書畫春拍,充分表現出當今藏家冷靜、理性的性格特點,追求絕真、精品、流傳有序成為競出高價的前提。
蘇富比的一張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3號》,拍出了9420萬元,刷新其個人作品世界拍賣紀錄。以張曉剛為代表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群體自從2006年3月在紐約的突出表現之後,其市場一直處於綿綿不斷的調整中。這次張曉剛作品創新高,也許是個案,但有利於激勵、推動當代藝術的再展宏圖是毋庸置疑的了。
此次香港春拍上出現了兩件過億元的天價瓷器拍品,蘇富比2.81億港元拍出並創下瓷器拍賣世界紀錄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近1.47億港元拍賣成交的北宋定窯碗,香港嘉德此次也拍出了明宣德“青花鳳穿花紋瓶”和“北宋定窯刻花執壺”,成交價同為575萬元。以上均表明高端精品瓷器依舊受收藏界追捧。近年來,內地瓷器拍賣市場一直萎靡不振,難得出現高價位,與香港及歐美瓷器市場相比差距較大,蘇富比拍賣行的瓷器拍賣品牌是內地企業目前難以匹敵的。這些頂尖、標誌性的瓷器拍出高價純屬偶然,只能作個案分析,難以對整個市場有指導意義。
蘇富比的珠寶翡翠專場成交總額超過8億港元,佔其總成交的23.4%,依然符合香港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賣行每次珠寶拍賣佔比20%左右的一般規律。其中芭芭拉·赫頓舊藏天然翡翠珠項鍊以2.14億港元成交,刷新了翡翠拍賣的世界紀錄。內地珠寶拍賣還處於“初級階段”,遠遠不及香港的市場。但香港保利的“珠寶及鐘錶專場”的整體拍賣成交額為1.53億港元,成績比2013秋拍有大幅度的增長,其中天然“鴿血紅”紅寶石配鑽石耳環以1866萬港元成交,反映出保利在探索香港市場方面的進步。
不管香港拍賣得如何,內地市場歸根結底還是要看5-6月間北京以及上海、杭州各家大型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成交狀況。這裡也不是只看有幾件過億元,總成交額多少,而主要要觀察現當代中國書畫市場的價格反彈、上漲的情況如何,往往行家們會從每件拍品的成交價格上看出門道。同時還要觀察各個拍賣場上的人氣旺盛與否,新買家進場的人數比例是否有明顯提高等等。
2014年也許註定不是藝術品市場高增長的一年,一定會是比較平穩、市場逐漸抬升的一年,但中間也一定不會缺少“小高潮”和“小熱烈”的頻繁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