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2014年畫廊新生存手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1-26 10:00:24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在已經過去的2013年,隨著韓係畫廊的集體退市,引發了人們對於畫廊經營狀況的擔憂。畫廊業生存艱難,其原因也無非是拍賣行市場二級擠壓一級、一級市場本身的不完備、國內藏家不成熟、面對不斷上漲的畫廊房租等運營成本的重負等等。隨著經濟大勢的變化,藝術市場也難免起起落落,市場的波動考驗著畫廊的經驗和實力。在剛剛開始的2014年,我們來看看畫廊該如何生存。

明確自身定位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自己定位是一家畫廊經營的題中之義,定位好大街畫廊、主流畫廊還是超級畫廊,才知道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畫廊明確自身定位之外,要發展自己的生存空間,獨特的經營運作理念顯得尤為重要。如Hadrien de Monferrand畫廊是國內首家致力於展示原創紙上作品的畫廊,並專注于這一別具特色並未經充分開發的當代藝術領域,向國內外藝術收藏家和愛好者提供知名畫家的各類紙上藝術作品。選擇相對“小眾”的藝術門類可以減少競爭壓力,做到術業的專攻。

準確的判斷力

在這個行業中的許多人應該不會否認,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一級市場畫廊經營者,最重要的能力是“好眼力”,這意味著當一個藝術家和一件作品還沒有得到公認時,你就已經嗅出了他/它的重要性。做好自己,並堅信自己的判斷,當然你也必須對市場的動向和趨勢有所了解,這樣尋找到優秀的藝術家,又符合市場的趨勢,將這兩種能力結合起來能奠定你的成功。像美國卡斯蒂裏畫廊在推動抽象大師作品時,沒有人認可抽象藝術,而他認識到了,這種認識一定是有超前的判斷能力。他多年來致力於推廣,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偉大、最了不起的畫廊主。這不僅是資金的問題。偏鋒藝術空間負責人王新友表示:“做畫廊,一方面是判斷能力,什麼樣的東西接壤未來,什麼樣的東西明天可能更受歡迎。第二方面是畫廊的宏觀格局。這種格局要有合作精神,要懂得取,也要懂得舍,要懂得分享,要和不同的機構、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國家展開闔作。”

培養核心競爭力

每個畫廊都要找到或培養自己的“經營之星”,這將是畫廊競爭力的核心所在。讓這些“明星”把藝術和社會資源整合起來,實現畫廊的生存空間。藝術機構不重視運營人才的吸納和培養,這是極為滯後的觀念,應該在不斷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展覽品質的同時,應積極開拓新的市場,參與一些適合所經營畫廊口味的藝術博覽會,積澱和培養一批穩定的藏家,在亞洲乃至全球藝術市場的爭奪中贏得一席生存之地。

主動出擊尋找新客源

很多畫廊基本上是守株待兔式的經營,應該主動出擊去尋找新的客源,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畫廊和畫廊的藝術家。如今,藝術博覽會已經成為年輕畫廊自我推廣的重要途徑。80後畫廊主楊洋表示:“在開支和收入能夠達到平衡的情況下,盡可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並透露了“2014年楊畫廊將參加6個博覽會:倫敦ART14藝博會、紐約軍械庫藝術展、藝術北京、香港巴塞爾藝博會、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輕裝上陣

當傳統的畫廊展示與運營模式中,巨大的硬體畫廊和機構的經營成本,已經嚴重吞噬了整個藝術系統的自我消化能力,展覽已經實際上成為各路運營者沉重的負擔。“輕畫廊”和“輕美術館”的概念將成為藝術界新名詞。在這個“輕資産”性質的運營方向上,畫廊和機構才會在拓展新的藝術領域上具有想像力,真正做到既前衛又實驗,也同樣被商業所眷顧。像魔金石這樣小型的空間,一點都不浪費資源,格調不俗;策展人付曉東做的以不斷開拓和發現為主的“空間站”,也有不俗的反響。

在經濟動蕩的背景下,堅持真正做藝術的畫廊還是不少。畫廊應該有自己的節奏,明確畫廊的定位,調整策略、心態,堅守著。未來,在亞洲乃至全球藝術市場的爭奪中必定會贏得一席生存之地。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