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3年拍賣市場真會“穩中有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9 11:08:14 | 文章來源: 收藏投資導刊

資源整合助力2013

12月25日早晨10點,記者只因兩個小時沒上網就被認為落伍了。原因無它,因為一個半小時前,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發佈的一條微網志已經引爆藝術圈。 “經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與上海恒利拍賣有限公司股東會批准,從即日起,北京匡時與上海恒利進行合併,合併後繼續保留‘北京匡時’名稱,總部設在北京,原上海恒利董事長吳斌先生出任公司總經理。”隨後,記者的微網志頁面迅速被它刷屏,可見其引發的喧囂。有趣的是,從“過雲樓”藏書到“收藏尋城記 ”再到“梁氏檔案”,北京匡時在2012年一直佔據著媒體關注的焦點位置。就在記者剛剛以為,年末了北京匡時應該“消停一下了”,它就“不服氣”似的爆出與上海恒利合併的消息。對此,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國強笑著説道:“繞不過我們吧,那就對了!”這種不滿足於現狀的精神被董國強認為是他和吳斌共同的特質,也是促成他們合作以至合併的重要原因。據董國強介紹,北京匡時和上海恒利的重組,將使新匡時同時擁有兩家公司的藏品及藏家資源優勢。“北京匡時一直擅長古代書畫,上海恒利的加入將在近現代書畫方面對匡時做出有益的補充。”

董國強説:“在其他的行業,合併是司空見慣的。但是在藝術品行業就比較少見。因為拍賣公司一般是一個變倆,兩個變仨。像合併重組的情況相對而言比較罕見。所以這次和上海恒利的合併就很受關注。”

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佈的《2011年中國文物藝術拍賣市場年報》中指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國具備文物拍賣經營資質的企業就有309家,比2010年增加了56家。統計顯示,這309家文物拍賣企業註冊資本金總額達37.66億元,從業人員共計5714人。在市場資源日益匱乏的情況下,這麼多數量的拍賣行對拍賣資源的爭奪戰可用慘烈來形容。新興的中小拍賣公司為了生存也常常會使用些“非常手段”,如假拍、拍假等,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當下,藝術品拍賣行業的資源將近枯竭,拍賣行業儲備人才也嚴重不足。如甘學軍之前所言,拍賣公司的人才出現嚴重斷層。新員工缺乏系統培訓和拍賣工作實踐,難以承擔大任。眾多的問題一直缺乏解決之道。但此次匡時和恒利的合併,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一線拍賣行和中小拍賣行聯合,共同分享拍賣資源,實現品牌競爭。

激烈的競爭中,中小型拍賣公司的拍賣資源和渠道都無法與大型拍賣行相提並論,除了極少數殺出重圍者,它們大部分或被淘汰出局,或因屢屢犯規而自取滅亡。兼併重組不僅能取得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資源整合,還能有效規範小拍賣行的一些不合規行為。與其奮戰至死,不如合作共贏,企業兼併重組,在其他成熟行業中是增強實力、互助共贏的常見例子。但在拍賣行業,匡時和恒利成為了“吃螃蟹”的第一人。其積極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今秋藝術市場一直在探討“探底與否”“投資者是否離場”的話題,但在業內人士眼裏,雖然2012年市場在調整、下滑,但這不過是“去泡沫”的過程,是一種健康的回歸,甚至很多人樂觀估計:“2012的冬天已經過去,2013的春天還會晚嗎?”,但也有人惴惴不安:“成交額相比去年縮水近半。未來兩三年拍賣市場恐怕仍處‘滑坡期’。”2013的拍場究竟是穩中有升,還是繼續調整。面對瞬間萬變的拍賣市場,我們該如何應對?劉尚勇的一句話也許可以給我們啟發:“我們一直在有‘坎兒’的河裏生存,水面上漲,我們可以順勢遊過‘坎兒’;水面下跌,我們只有慢慢爬過‘坎兒’。無論怎樣,保持好的心態,一步一步慢慢來。總有潮起潮落,我們應該學會以不變應萬變。”

這説明市場正在回歸它的常態,這市場正在向更為健康、穩定、紮實的方向發展。2013年,藝術品市場依舊會繼續調整,繼續。

分析人士認為,藝術品作為一種另類資産,其投資價值已形成共識。然而中國藝術品市場從2000年到2011年間的迅速擴張,使得市場在還沒能培育出足夠且優質的收藏群體之前,已滲入了太多的投資甚至投機元素。2011年突然襲來的“陣痛”正好可以擠掉許多泡沫和水分。2012年藝術品市場經歷了“去泡沫”的過程,2013年,還將繼續“去泡沫”的階段,整體趨勢會是好的東西價格繼續攀升,中等的可以穩定持平,而差的東西恐怕就要一落千丈了。

業內人士表示,過去人們習慣於將投資目標聚焦于那些具有明確商業價值和社會共識的藝術品資源,但隨著名人名作價格逐漸攀高,其投資風險也越來越高,而那些目前不知名,但藝術水準高、具備市場潛力的新人新作,由於其價位比較低、風險比較低,更適合於普通投資者、收藏者。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