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2年收藏界十大關鍵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07 09:22:20 | 文章來源: 經濟參考報

2012年夏日裏,首都博物館舉行的一場名為《“假”如這樣——真“假”藏品對比展》,令王剛和他的鑒寶節目《天下收藏》成為輿論的熱議。

展覽從《天下收藏》節目中被砸掉的300多件“贗品”瓷器中選擇了30余件精品,同首都博物館的館藏珍品進行對比展覽,本意是讓李鬼在李逵面前現形。但一些收藏界人士在觀看完展覽後表達了氣憤和嘆息,有專家在看過展覽後大膽放言:“這裡的'贗品’90%以上都是真品,而且三成都是珍品。”還有一些人認為,這些精美的瓷器即便是贗品,也可能成為未來的文物。針對此次展覽中的質疑聲,節目組則堅稱“絕對不會砸錯東西”。

此事一齣,引來了一片質疑聲。王剛手裏握的到底是“護寶錘”還是“毀寶錘”?《天下收藏》砸掉的到底有沒有珍貴文物?

眼下各類鑒寶活動層出不窮,鑒定專家滿天飛,而鑒定水準良莠不齊。人人都能鑒寶,卻沒人來鑒定專家。

關鍵詞七:大師遺産糾紛

2012年,圍繞名人的遺産糾紛不斷。其中涉及到公眾耳熟能詳的著名畫家婁師白、許麟廬和文化名人季羨林等。

圍繞季羨林先生的遺産糾紛,近兩年一直鬧得沸沸颺颺,令公眾看得眼花繚亂。8月份,季羨林之子季承與北大方面就季羨林遺産産生的糾紛終於進入訴訟程式。季承在起訴書中請求“依法判令被告原物返還2009年1月13日被告清點保管季羨林文物、字畫577件”,其中包括蘇東坡的《御書頌》在內的38件文物非常貴重。

時隔不久的8月中旬,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的弟子婁師白過世後一年多,他的家人為爭奪遺産,90多歲的遺孀王立坤和次子婁述澤一同將同父異母的長子告上法庭。遺産糾紛涉及齊白石書畫作品23幅、徐悲鴻畫作1幅,婁師白創作的畫作300余幅、印章127枚以及一些藏書和傢具等。王立坤和婁述澤訴稱,2011年,長子婁述德分三次拿走了婁師白先生遺留的書畫作品和印章。

10月份,著名國畫家、書法家、書畫鑒賞家許麟廬先生的8個子女圍繞其價值連城的遺産,打起了繼承官司,許麟廬先生95歲的遺孀王齡文老人也成了被告之一。據了解,許麟廬的遺産包括72件名人字畫,其中齊白石的書畫有24幅,徐悲鴻的畫有兩幅,另有李可染、李苦禪等名人的字畫。

為這個時代作出了貢獻的名人們永遠地離去了,但留下的遺産糾葛,卻考驗著其週遭人的情感與心智。

關鍵詞八:國寶拍賣

英國邦瀚斯拍賣行2012年11月8日將在倫敦舉辦一場“中國藝術品”拍賣會,屆時將有360件拍品參與競拍。這樣一條新聞卻在中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原因是拍品中有兩件來自圓明園的流失文物。

一件是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估價61萬到100萬元人民幣;另一件是清乾隆青玉雕倣古獸面紋提梁卣,為青玉雕成,估價41萬到82萬元人民幣。據拍賣行介紹,這兩件玉器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時,被一名英軍上尉從圓明園掠走的。

就在國人群情激奮之際,在輿論的壓力下,11月初邦翰斯拍賣行發表聲明稱,這兩件文物已經被所有者收回,拍賣行從未想過要冒犯中國人民,並對此事引起的負面影響表示遺憾。

事態剛剛平息,12月17日,頗具爭議的一枚清乾隆皇帝專用玉璽由法國艾德拍賣行以112萬歐元的價錢被拍出手。艾德拍賣行此前發表的一項公報稱,玉璽並非圓明園流出文物。而據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會透露,故宮博物院前講解員説,這枚玉璽屬於乾隆皇帝,在圓明園遭劫時被盜走。

繼2009年兩個圓明園獸首在巴黎拍賣引起廣泛爭議後,這兩起圓明園文物拍賣事件再次受到中國社會的高度關注。國家文物局就乾隆玉璽被拍重申原則立場:中國一貫反對並譴責拍賣非法流失文物的行為,對於任何確認為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保留追索權利,希望外國有關機構認真遵守相關國際公約。

近年來,中國文物成了拍賣市場的搶手貨,價格動輒上千萬。由於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與國際法不盡相同,追索主體尚待明確及文物的追索時效等原因,當前我國追索流失文物工作難題重重。

關鍵詞九:秋拍遇冷

在連續多年的高歌猛進後,2012年的秋拍終於以下滑收場。

數據顯示,剛剛結束的國內文物藝術品秋季拍賣季,全國共有272家拍賣公司上拍拍品28萬件,其中僅11.6萬件成交,成交率僅有42%。雅昌藝術品市場監測中心發佈的最新監測數據也顯示,2012年大中華地區藝術品秋季拍賣成交總額為255.9億元人民幣,較2011年同期下降約50%。而用以衡量市場熱度的高價拍品數量更是急劇下滑,以億元拍品為例,2010年秋拍,成交價上億元(含佣金)的拍品有16件,2011年春拍有15件,而2012年秋拍則僅有1件。

具體來看,今年的書畫總成交額截止到2012年12月19日是131億元,比起2011年秋季最火暴時期的257億元,減少了約一半,但仍然佔據了半壁江山,佔總成交額的50%;此外,瓷器佔22%,總成交額57億元,比起2011年瓷器雜項最高時期的116億元也將近減半;油畫及當代藝術的歷史峰值出現在2007年的秋季,為38億元總量,秋拍成交23.66億元,比2007年減少約三分之一,算減幅較小的門類。

2012年秋拍的行情比春拍的281億元還要冷。“調整”、“問底”、“下滑”等成為秋拍後見諸媒體的熱詞。

對於目前市場行情遇冷,業界人士認為,投資資本退場是一個很大原因,預計未來兩三年仍是調整期,何時才能“見底”仍需看市場反應。但秋拍遇冷並非壞事,説明市場參與各方漸趨理性,有助於市場長遠健康發展。

關鍵詞十:“瘋狂的石頭”降溫

持續十年暴漲的“玉石神話”,如今到了夢醒時分:交易規模急劇下滑,低端産品大幅縮水,高端精品乏人問津。2012年無疑是“瘋狂的石頭”降溫的一年。

十年來,高端翡翠價格上漲了四、五百倍,中端翡翠上漲了幾十倍,即使低端翡翠也上漲了若干倍。經歷十年瘋漲的翡翠市場終於開始進入行業自動調整時期。

事實上,從2002年到2011年,由於大量閒散資金蜂擁入市,翡翠價格曾締造出十年只漲不跌的“神話”。尤其從2009年到2011年上半年,翡翠價格以幾十倍到幾百倍的速度飆升。“瘋子買、瘋子賣,還有瘋子在等待”,成為這個時期翡翠市場的寫照。作為後起之秀的黃龍玉,更是以八年瘋漲千倍的漲幅創下玉石史上奇跡,成為名副其實的“瘋狂石頭”。

業內專家認為,受國際經濟走勢下滑的影響,再加上市場價值規律的自動調節,中國玉石市場經歷暴漲之後,當前已進入自動調整時期,將會逐漸修整、調試、恢復,重新步入理性發展的軌道,而經營者、消費者、市場都是調整對象。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