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上海古玩市場:熱鬧背後是虛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10 17:47:35 |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

兔年剛至,不少市民期望能在上海的古玩市場迎到財神。春節期間,記者前往上海五大古玩市場“據點”一探究竟。在人來人往的市場裏,大家都想著淘到一個既便宜又稀罕的大寶貝,卻又難辨真偽不敢輕易出手。這個看似熱熱鬧鬧的地方,實際“虛熱”得厲害。

買主出手多謹慎

資料顯示,近年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幾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然而,古玩攤檔店主卻説了大實話:“那是虛熱,實際上今年我們古玩市場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許多。”在多寶古玩城裏,一位玉石商告訴記者,做古玩生意同其他行業不一樣,面上的交易一般都很有限,許多古董商都擁有較為穩定的客戶,客戶需要什麼貨色,古董商都會代為留意,一有新到對口的貨色都會通知客戶。這類客戶經濟實力雄厚,一有看中的古董都舍得花錢。因而做古玩生意的既靠“眼力”,也離不開魄力、人脈和運氣。

在古玩圈子裏,撿漏的傳奇和受騙上當的故事一樣多,準備出手的買主都帶著莫大的謹慎。就在記者身處方浜中路藏寶樓的一家小店,一個姓胡的男顧客把一枚個頭大、雜色多的“壽山峨眉石”印章還價到600元,卻還有些舉棋不定。真有點“買了怕中招,走了怕漏寶”的心態。

瀏河路東臺路古玩市場,放眼望去,一百多家露天店舖排列得整齊有序,懷錶、留聲機、舊上海歌星的廣告……那些往日只在電影裏出現的“老古董”一一呈現在了貨攤上。記者在一家店舖看到有位日本遊客買了兩枚毛主席像章和一頂綠色軍帽,店主潘先生告訴記者:“這裡雖不比南京路繁華,但仍有許多愛收藏的顧客願意光顧。”

魚龍混雜陷阱多

上海玩古董的大有人在,構成了巨大的市場潛力。據諳熟此道的行家介紹,許多樂此不疲的“淘古族”都抱著“撿漏”“中彩”的心理,希望能碰運氣淘到真正的“寶貝”,但市場上卻是魚龍混雜,贗品隨處可見。上世紀90年代的古玩市場,買賣雙方基本上都是行內人。但近幾年,大批外行人紛紛涌入這個市場淘金,這讓造假者也發現了其中的商機。由於“外來客”不懂行,極易上當受騙,於是假貨開始如蝗蟲氾濫成災,受害者在覺醒後,人人自危,紛紛抽回資金,或觀望或改作他投。這也就是近來高端古玩市場生意頗為冷淡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了解,充斥上海古玩市場的古玩大多是些價值不高的古代民間用品和仿製造舊的工藝品,器物上的年款和作者名款常常是偽造的,但卻件件價格不菲。然而記者借助陪同的行家慧眼,還是看出了些門道:號稱明代花梨木官帽椅的是雜木仿製,雞血石由石粉“塑造”,名貴硯臺則是塑膠製品……

針對部分市民投資古玩市場的傾向,專家建議,投資古玩不可太性急。譬如瓷器,外行人看來一模一樣的兩個瓷器,也許一個是真的,一個是假的。市民可以先購買一些古玩投資方面的書籍,自己潛心研究;也可以先在古玩市場觀察一番,不要輕易出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