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徐悲鴻《群奔圖》現身納高秋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23 16:36:54 | 文章來源: 中國收藏網

北京納高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將於2010年12月26-29日在北京嘉裏中心酒店舉行,本場拍賣會中一件徐悲鴻的《群奔圖》有可能繼翰海慶雲堂《巴人汲水圖》之後又一件引起廣泛關注的徐悲鴻代表作。

縱觀古今中國畫的發展史,在畫馬這一方面頗有成就的實數不少,像古時的韓幹,他筆下的馬栩栩如生,奔放不羈,在當時影響極大。到了現代,特別是20世紀。在廁馬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當屬徐悲鴻先生,不管是潑墨寫意還是兼工帶寫,塑造出了千姿百態、倜儻灑脫的馬,或奔騰跳躍,或回首長嘶,或騰空躍起。他畫的馬既有兩方繪畫中的造型,又有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把中西繪畫巧妙的融在一起,筆墨酣暢淋漓、形神俱備,他那剛健敏捷、強壯彪悍的駿馬給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徵,進而鼓舞人們積極向上。

眾所週知,像悲鴻以畫馬著稱於世,以至於提起徐悲鴻時人們不禁要提起他畫的駿馬。由於他經常畫馬,因此對馬有了一種偏愛。聽著馬蹄聲,看著馬迎風賓士他覺得是一種精神享受,他的馬無不讓人覺得他好像在和馬一樣在賓士,所有這些都真實反映了他自己的個性。因為馬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始終是人才的象徵,民族振奮的象徵。執著于現實創作的徐悲鴻正是有感而發,盡抒胸臆。他畫馬不是單純地嘶馬,而是在馬的身上寄託他自己的心情和意志,表達了他自己對生活、社會、祖國以至整個世界的思想和領悟及觀點。

徐悲鴻善於畫馬,並且畫的馬的鼻孔都非常的大,馬腿的比例相對稍長,蹄子好像一筆帶過,看似簡單。其實是花了好長時問完成的,鬃尾用硬毛掃出。能更好的表現質感和勁力,從而流露出美感。她所畫的馬,桀驁不羈,自由奔放,給人一種驚心動魄之感,在寫實中充滿了浪漫主義的風格。駿馬的姿態,或浪跡于江湖水草之畔,或賓士于荒原大漠之中,帶著人對它的寄託,徐悲鴻把駿馬的精神當作自己和勤奮的勞動人民精神的象徵,是對自由和進取精神的讚美和謳歌。他筆下的馬都尊重傳統,但不拘泥于陳法,大膽進行寫意的創作,筆法酣暢淋漓,豪放壯闊,實數大氣之作,畫中都有一定的內涵。同時賦予了它時代的寓意。

徐悲鴻《群奔圖》手卷作于1943年,圖繪賓士在康莊大道上的16匹駿馬,奔馬神態各異,氣勢盎然,整幅氣勢雄偉,通篇奔馬寓意抗戰即將勝利,人民奔跑在勝利的康莊大道上。徐悲鴻作此幅時心情異常激動,其自認為下筆浩然有不可控制之勢。本幅經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女士回憶,本幅為其19歲時徐悲鴻在重慶為其好友柳非杞而作,柳非杞畢生酷愛詩詞書畫,與許多書畫名家、詩人、文學家、愛國人士結下了深厚友情,熱心於收藏,本幅即為徐悲鴻與柳非杞友誼的見證。

據廖靜文女士鑒定認為本幅是徐悲鴻單幅作品中畫馬最多的一幅作品。徐悲鴻代表作日前市場極為火爆,《巴人汲水圖》刷新了近現代作品的記錄,本幅《群奔圖》經徐悲鴻夫人廖靜文與徐悲鴻之子徐慶平鑒定,均認為是徐悲鴻一件精品力作,必將會引起藏家的廣泛關注。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