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拍賣那一場艱難的較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6 17:31:47 | 文章來源: 數字商業時代

從藏品戰、宣傳戰的不斷升級,到公司專業和品牌“內功”的不斷修煉,拍賣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和艱難。

“以前拍賣公司徵集拍品都很低調,今年好像變了。”收藏家老邢這幾年一直將自己的藏品送拍,對於這幾年拍賣行業的變化他頗有感觸,“以往都是把拍品送到拍賣公司的徵集點後,由拍賣公司出通知,圈內人互相轉告,很少大張旗鼓地宣傳,而今年春拍剛結束,拍賣公司就開始密集地徵集拍品,到處打廣告。”

根據以往的慣例,藏家以及買家一般會在九十月份才會看到秋拍的宣傳,而今年很多拍賣公司從六月份就已經開始了秋拍的預熱,藏家早早地就知道有哪些拍品會出現在秋拍的現場。“今年秋拍有不少不錯的藏品,像王世襄舊藏的銅爐、張珩秘藏的‘易元吉’、世界頂級名錶等等。”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話套用在拍賣公司上則是“好的藏品是成功的一大半”。

一些拍賣公司為了獲得更好的藏品,甚至將“戰場”開闢到了海外。例如北京保利拍賣,甚至將常設徵集點設到香港、日本、美國、台灣、上海、廣州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總部發出的徵集更是每年不下百次。其他拍賣公司也紛紛開闢海外戰場,安排人員常駐海外。

“誰徵集到好拍品,誰就贏在了起跑線上。”為了徵集到好藏品,為此拍賣公司甚至大打感情牌。

“平時要勤聯絡感情,遞送資訊,外地客人要迎來送往,還要幫助他們解決拍賣之外的難題。交上了朋友,他就肯拿東西給你拍,關鍵時候撐你一把。”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古玩藝術品是不可再生資源,頂級的拍品也一直在著名的藏家手裏流轉,如何徵集一流的拍品,有時候就得靠服務到位。

與拍賣公司紛紛海外開闢新戰場相對應的是,各大拍賣公司愈發看好中國的拍賣市場。2010年10月21日,蘇富比首次將博物館級藏品在中國進行集中展示。蘇富比亞洲區主席黃林詩韻表示:“這個展覽對蘇富比以及中國而言,都是史無前例的,而來自中國的收藏家們在以往蘇富比舉行的拍賣會上表現出的對現代藝術的濃厚興趣,則是此次展會舉辦的直接誘因。”

作為中華文物學會理事長,鳳凰衛視臺“投資收藏”節目首席評論師、寒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定乾從事中國藝術品經紀與收藏已經25年了。在他看來,海外徵集、密集宣傳以及國際拍賣巨頭搶灘中國,只是拍賣公司之間較量的表像,中國的拍賣公司業已經從原始積累階段進入壟斷競爭階段,要求拍賣公司們對外要兵來將擋,徵集到好拍品,對內則要制定差異化戰略,練好內功。

拍賣公司本身的專業和品牌才是最有力的競爭因素。“內地的拍賣公司跟早年比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經常去蘇富比、佳士得觀摩,學習行銷和包裝,甚至圖錄的印刷。”以北京保利為例,他們建立了一支過硬的學術隊伍,都是文物研究科班出身;還請權威專家撰寫推介文章,而且支付的酬金比一般稿費高得多,為推介《砥柱銘》,還邀請台灣書法研究專家傅申先生撰寫了近兩萬字的學術論文《從存疑到肯定——黃庭堅書〈砥柱銘卷〉研究》,確定該作品為黃庭堅大字行楷前期到晚期書風轉變期的産物。今年保利春拍“尤倫斯男爵藏中國書畫”專場作品獲得100%成交,還有“日本及海外藏明清陶瓷專場”的精彩拍品,都與其專業的行銷包裝以及精準的服務密不可分。

實際上,內地拍賣公司已經讓國際巨頭感到了威脅。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全國從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企業已有240多家。在2002年~2008年期間,蘇富比與佳士得兩大拍賣巨頭從未讓競爭對手的藝術品市場拍賣份額超過全年的30%。但自2008年7月以來,這一數字開始不斷上升,2009年下半年競爭對手的拍賣市場份額已達到46%,而這一增長主要是由中國拍賣公司推動實現的。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