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中國內地藝術品價格超過億元的拍品累計已達9件,發展速度十分驚人。今年中國內地億元藝術品不僅數量有新突破,且單件價格也創下了世界紀錄,5件過億拍品中有一件達到了4.368億元,半年時間內中國藝術品最高價格提高了2億多元。
很顯然,中國藝術品市場面臨成本更加昂貴的投資環境,因為藝術品價格變得更加昂貴了。藝術品資産價格上漲已經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未來中長期的一個發展趨勢,買家對藝術品價格的執著追高是造成今天市場價格昂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拍賣市場這兩年出現了許多資本新面孔,包括山東、江浙一帶,這些地方不僅經濟實力強,且文化底蘊深厚,憑藉雄厚的資金實力,其對價格的敏感性不強。
當前中國藝術品資産價格普遍上漲,一方面是中國藝術品價值逐漸得到釋放,另一方面是市場流動資金在推動。今年以來,國家宏觀調控房地産市場,限制樓市投機行為,這一政策波及股市,股市持續走低,兩個市場原本容納了龐大資金,現在遭遇寒流,藝術品市場是資金的出路之一。
但藝術品市場的資金容量是有限的,且不説好作品日漸少見,100億元幾乎可以顛覆原有的市場價格體系。所幸的是,藝術品市場不止是僅有資金那麼簡單,其所需要的專業知識不是一般人短期內所能具備的。
藝術品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私人物品,私人飛機、別墅、汽車等頂級奢侈品牌的價格也未必比得上一件藝術品的價格。一幅畫可能抵得上一棟樓或者一架私人飛機,投資者比較容易理解地産、私人飛機這些物品的昂貴,但卻很難理解一張紙或一張畫布怎麼能夠賣出那麼高的價錢?
世人往往會用稀缺性來解釋這個問題,藝術作品稀少,所以藝術品昂貴。但稀缺性只能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物品貴而不便宜,至於什麼樣的藝術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要由專家來參與判定。好的藝術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只要有人同時喜歡上了這件東西,價格就會往上走。但稀缺性仍然沒有能解釋清楚為什麼藝術品值這個高價,即貴的程度是如何決定的。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一個關於藝術品價格的記載:“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這是成語“價值連城”的出處。這記載了考察藝術品價格一個古老的案例。需要理解的是,為什麼這個璧價值15座城,而不是15頭牛。
如果從有錢人的角度看,對於秦王來説,城池可能已經很多了,這在古代土地意味著有很多財富,而和氏璧稀少。秦王願意拿出城來做交換,從而擁有這塊璧。他拿出多少座城來交換,首先取決於擁有城的數量,其次取決於拿出城的數量的意願,如果只有15座城,恐怕不會全部拿來交換,這有一個權衡的過程。
藝術品昂貴有一個前提,就是藝術品是真正的好作品。藝術品的價格水準取決於購買者的財富水準、購買力水準。具體而言,首先是購買者對作品的認識水準。購買者對作品的內涵、歷史、藝術性了解的程度越多、越詳細,作品的價格可能就會越高。其次是購買者的財富實力。購買者的財富水準是木桶的短板,這個短板的高度決定了木桶能裝水的高度,同樣,購買者的財富水準決定了藝術品的價格水準。最後是購買者的購買意願。購買者有財富的能力並不能最終形成作品的價格,購買者還要有購買的意願,如果不願意購買,財富水準跟藝術品就沒有關係。
(特約撰稿人 馮雲國
作者係資深藝術品投資研究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