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蘇富比亞太行政總裁解密:圓明園馬首回歸歷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31 13:12:23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週刊

蘇富比更懂中國

即便全球經濟企穩向好跡象已經若隱若現,“金融危機”這個詞依然讓眾多行業、無數企業聞而生畏。而在所有行業中,拍賣這一與經濟景氣密切相關的“強週期”行當能否緩過勁來,10月即將開始的蘇富比香港秋拍將給出答案。

8月初,全球最古老的拍賣行蘇富比(Sotheby’s)今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出爐,無論是銷售額還是利潤依舊出現大幅度下滑。作為唯一一家上市拍賣公司,蘇富比不得不向所有投資者用“數字”坦誠其在金融危機中所遭受的一切。

“日子從來沒有像那樣難過,每天都在考慮怎樣削減開支”。回憶起那段在金融危機歲月中的往事,程壽康依然歷歷在目。8月中旬,《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在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專訪了蘇富比亞太區行政總裁程壽康,他向記者講述了蘇富比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蘇富比節支 被迫“賣咖啡”

創建於1744年的蘇富比,雖然在創建之初僅是以拍賣書籍起家的小公司,然而265年後的今天,蘇富比的名字已經不僅僅與拍賣有關,更與各類頂級財富的流轉相聯繫。毋庸諱言,蘇富比已將拍賣這一有趣的交易方式做成了大生意,並遍及全球。

在紐約、倫敦、香港、日內瓦、巴黎等這幾大重要的蘇富比拍賣地中,以香港為中心,亞太區的地位正日益上升,已經成為蘇富比的第三大拍賣地,地位僅次於紐約和倫敦。2006年開始,有著留英背景、律師出身的程壽康開始執掌蘇富比亞太區業務。

程壽康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蘇富比雖然誕生於英國,但目前已經成為全球化的公司。從當初以賣書起家到如今,蘇富比的拍賣物件類別橫跨了幾乎70大類,也因此派生出眾多不同的專業部門。”

然而,全球藝術品市場的危機,早在2007年的倫敦秋拍已經顯露寒意。在當時蘇富比倫敦印象派專場上,凡·高的《麥田》等大師作品意外流拍,這不僅意味著蘇富比要賠付大筆拍賣保證金,更預示著藝術品市場低谷的到來。在長達兩年的時間中,蘇富比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價幾乎從每股50多美元到6.35美元,最深跌幅高達89%。

金融危機讓藝術品拍賣市場昔日榮光暗淡,拍品的起拍價大幅調低,流拍消息在業內廣泛散佈。作為世界最古老的拍賣行,蘇富比也經歷著外界很難想像的痛楚。

“我們之前遭遇過兩次金融危機(1987年和1998年)。雖然當時全球金融市場崩潰,但藝術品市場的拍賣價格還在破紀錄,我們拍賣市場依然如火如荼,”程壽康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但這次金融危機開始時,我們確實有點緊張,我們不知道前景如何。後來有人告訴我們不用擔心,很不幸這次的情況與前兩次有所不同。毫無諱言,我們也遭遇了危機的衝擊,藝術品市場也應聲下滑。”

2007年,蘇富比全球銷售額是超過60億美元,而營業收入實現9.18億美元,這一數字達到了蘇富比264年曆史上的峰值,但是在此之後,世界經濟局勢出現了惡化。直到今年年初,蘇富比不得不拋出了1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在光鮮亮麗背後,蘇富比不得不向金融危機低頭。

“去年10月份是我們最困難痛苦的時光,”程壽康十分坦誠地告訴記者:“在金融危機之前,我們有過那麼多年的好日子,蘇富比和公司的每個人都變得非常浪費。而如今蘇富比亞太區不得不節約開支,甚至縮減了藝術品圖錄的寄送範圍,連巡展地址、巡展作品都進行了精心挑選。”

為了進一步節約開支,今年香港春拍,蘇富比更是在免費咖啡的供應上打起了主意。程壽康回憶説:“我們以前都提供免費咖啡,但我們在上一次秋拍時算過一筆賬,光是拍賣時給客戶提供的免費咖啡供應費用就達幾萬港元。這後來被我要求停止,對於那些只看不買的客戶,我們不得不‘賣咖啡’,每杯咖啡20元港幣。”

事實上,在當時蘇富比不僅對客戶“苛刻”,對自己也毫不客氣,就連公司內部員工平日裏免費拿取的可樂,也採取收費的態度,一瓶5元港幣。

不過,蘇富比的節約開支計劃是否還會繼續推行,依然有賴於今年秋季拍賣市場的走勢而定。

現在可以談藝術和金錢了

今年10月,2009年蘇富比秋拍將率先在亞洲拉開帷幕。10月3日至10月8日,2300件珍稀拍品將在香港會展中心上拍,涉及洋酒、中國書畫、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20世紀中國藝術、當代亞洲藝術、名貴腕錶、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和中國瓷器及工藝品七大專場,總估價超過7.8億港元。

而此次秋拍將真實考驗包括亞太市場在內的全球藝術品市場是否已經真正企穩了。依程壽康判斷,此次秋拍總成交額應該會比春拍上升20%以上。之所以有這樣的預期,其信心來自於中國內地經濟的復蘇,亦來自於對於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潛力的看好。

在西方,億萬富翁會把1/3的錢用來買地産,1/3的錢買股票,1/3的錢買收藏。而這一情況尚未在亞洲成為普遍現象。這也成為蘇富比、佳士得極力“瞄準”中國、印度等亞洲市場的重要原因。如今隨著內地改革開放三十年,一大批億萬富翁“茁壯成長”,而“富二代”們對藝術品的品位也有很大提高。

程壽康告訴記者:“大部分大陸的買家確實是對藝術非常感興趣的。你會看到很多藝術鑒賞的文章説大陸的買家都是投機者,但我不敢茍同。總的來説,大陸的買家是知識淵博的,對藝術充滿熱情。特別是在更傳統的領域,比如説他們買古典畫或者是買中國的瓷器、陶器,買的人是鍾愛歷史和鍾愛文化的。”

事實上,決定藝術品價格的有多重因素,例如,該件藝術品之前歸誰所有,是不是由一個很著名的人收藏的?或者是很著名的博物館收藏的?但最為關鍵的則是富有階層的信心,及其他們在藝術品上的“投資意識”。

“我們通常不會把藝術和金錢聯繫在一起,因為藝術家覺得談錢不好。但在過去的三四年這樣的理念發生了改變,我們現在可以在公眾場合探討藝術和投資,”程壽康如是説。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受到法律準入、文物管理等眾多限制,蘇富比、佳士得的未來內地拓展之路或許並不會十分平坦,面對保利、嘉德的競爭,外來拍賣行如何弄懂中國、讀懂中國就成為一門很深的學問。

“懂中國”日益成為通行證

今年2月,佳士得將圓明園鼠首和兔首銅像“強行”拍賣,讓國人大失所望。與佳士得相較,蘇富比或許更“懂中國”,2007年讓馬首銅像回歸中國,贏得不少讚譽。而外界或許並不知道,程壽康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2007年年中,蘇富比收到客戶委託並決定對圓明園的12生肖獸首之一的馬首銅像進行拍賣。程壽康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當時,對我來説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必須要想,‘我的天哪,我真的要把這樣珍貴的一個文物出售嗎?’。”

回憶起那段往事,程壽康仍然記憶猶新:“當時,我給中國文化部的一些官員打電話,我必須要知道中國政府不會反對我們拍賣馬首銅像的舉動。他們首肯了。”然後,僅僅兩天之後,相關官員就打電話給程壽康表示,最好私下出售,不要公開拍賣,不要傷害民族感情。

當時,客戶曾要求蘇富比對馬首銅像進行公開拍賣,以期獲得更高的價格。在此後的兩個月時間,程壽康一直在尋找合適的買家。

考慮到各種因素,“我找到了我的一位老朋友,澳門賭王何鴻燊,他同意用6910萬港元買下這只馬首銅像並最終捐給祖國。讓這個原本曲折的故事有了大團圓的結局,”程壽康認為,“相比佳士得在今年由於拍賣圓明園獸首而陷入的重重困境,蘇富比是加分的,蘇富比是‘懂中國’的。”

這些年來,“懂中國”已經成為跨國公司拓展亞洲市場的必修課,而這種潛移默化的變化也影響著類似于蘇富比這樣的歷史悠久的公司。程壽康告訴記者一個例子,足見這種影響是十分明顯的。

他説:“四年之前,如果應聘者畢業于哈佛或牛津,長得挺好的,我就要他了,而根本不在意這個人是否會説中文。如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篩選簡歷的時候,即使一個候選人畢業于全球最頂尖的大學,如果他不會説中文,也看不懂中文,不會説普通話,我非常不願意招他。因為我們現在30%的業務是來源於中國的,我們不會去招一個無法與中國客戶建立很好關係的員工。”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香港蘇富比今秋佈下書畫“重兵”
· 保羅·杜蘭·魯埃所收藏的印象派油畫將在蘇富比拍賣
· 法國文物專家接受專訪:我承認是獸首案最大贏家
· 法國文物專家致信薩科齊呼籲獸首歸還中國
· 獸首回歸柳暗花明 大師提出完美複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