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台灣著名雕塑家朱銘在西安美院做學術講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4-17 17:39:10 | 文章來源: 中國新媒體藝術網

 

4月4日,台灣著名雕塑家朱銘先生在西安美院做學術演講。楊曉陽、王勝利和陳雲崗、石村、王志剛教授等與朱銘先生一行進行了短暫的會晤。中國美術館藝術研究部主任陳履生先生在演講中對朱銘先生的藝術成就做了系統的分析與解讀。

"功夫--太極系列"、"人間百態系列"最為知名,作品遍佈世界各地.

  朱銘,1938年出生在台灣苗栗,由於家庭的貧困和政治的動蕩,他上完小學就輟學了。後來,朱銘師民間藝人,以雕刻佛像和工藝品為生。1968年,朱銘用誠心感動了台灣現代藝術先驅楊英風,投其門下,並最終由一個民間藝人成長為一名雕塑家。

    1976年,朱銘在台北舉辦了首次個展,作品多取材于台灣民風民俗,從鄉間的水牛到鄉民的勞作,還有兒時歷史書裏的孔子、關公、魯智深等形象。儘管關注鄉土,但朱銘在表現手法上卻大刀闊斧,線條粗獷,已顯露出他日後充滿爆發力的藝術風格的雛形。

    就在其鄉土風格備受好評的時候,朱銘卻在藝術上“出走”了,開始創作風格迥異的“太極”系列雕塑。朱銘告訴記者,當時有很多爭論,多數人認為他不應該背離鄉土題材。但他頂住了壓力,因為他認為太極同樣是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産,其中蘊藏著豐富、深厚的美學、哲學思維。

    朱銘的“太極”,最終得到了藝術界的認可,成為了其雕塑語言成熟和藝術風格形成的重要標誌之一。從水牛到太極,藝術家朱銘始終沒有離開傳統,而是從傳統介入,由傳統中爆發,在理解傳統中得到昇華。

    朱銘祖輩由福建泉州遷居台灣已有7代。這位帶著濃濃閩南鄉音的藝術家卻特別喜歡字正腔圓的京劇,迷戀京劇抽象的表現方式。朱銘還喜歡寫詩、寫對子、練書法,喜歡看歷史題材的書籍和影視劇。他説:“通過這些功課,我能夠與祖先對話。我們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不能對自己的祖先太陌生。”

    “中國當代藝術家向西方取經,這沒有問題。但是,我們的祖先留下那麼多的文化遺産,我們應該更多地向祖先取經。”朱銘説,“對於中華文化遺産,我們有責任通過藝術實踐去傳承,去昇華。”他強調,不了解祖先,所謂藝術上的“中西融合”就是一句空話;一味搞所謂的“前衛藝術”,只會反倒失掉了自我的根基。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