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推介

袁佐:時代的潮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10 16:52:4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在十七世紀的歐洲,荷蘭畫家倫勃朗繼承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大師的畫風,在畫面上使用強烈的黑白對比度來製造光感,畫面中非常戲劇性的光凸顯他對在一個二維材料中再現一個虛擬三維空間的意識。技法上他自如的運用顏料的厚薄對比和微妙的冷暖對比處理畫面,掌握畫面的統一和韻律。繼倫勃朗之後,十八世紀英國畫家康斯坦布爾更是象一個農民一樣在田野裏畫畫,他真誠的熱愛著他的家鄉英格蘭的薩福克郡,他迷戀著那裏的樹,那裏的水,那裏飄著的雲。體現對自然的純粹尺度是他在風景畫中的追求。康斯坦布爾極為嚴謹地描繪著他心目中家鄉的大自然,他的繪畫有別於古典主義的一味拘謹,他描繪的雲彩是那樣的生動而有力量,對天光的描繪使空間變得更深遠,他完全沉浸于描繪他的極為複雜的自然景物之中。 他質樸的心態時常隨著畫面裏的一條小溪而流向畫面深處,很神秘地融化在這畫面中。在歐洲十八世紀下半葉油畫風景寫生慢慢變為風氣,逐漸的寫生和工作室裏的作品變得一樣重要和不可分割。另一位英國畫家透納更是將風景畫推向和肖像畫、歷史場景畫相等的地位。他在表現大自然的空間、光的描繪中已萌發出印象派的觀念,以致也影響到後來的抽象主義繪畫。這一階段還有象瓦倫西安、德洛克洛瓦和後來的柯羅、巴比松畫派,最後以印象派的出現而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沃克先生的前承關係是如此的清晰,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度出這些歐洲傳統的脈絡。

當現代藝術的中心自二次世界大戰起轉移至美國後,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聚居在紐約,探討現代藝術的發展。在繪畫上,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強調全新的繪畫形式,甚至願意嘗試破除傳統工具和製作方法來使繪畫展示出新的時代面貌,他們包括波洛克,勞森伯格,詹森斯等一批偉大的藝術家。而另一部分人是從傳統繪畫發展出來的,以德庫寧、迪本孔、佛洛伊德、沃克和艾爾巴克等為代表的畫家們堅持傳統繪畫工具,不斷的發展傳統繪畫中的空間觀念和色彩觀念,抨擊“繪畫已經死亡了”的悖論,將繪畫推向一個富有新的生命力的藝術表現形式。在他們的繪畫中毫無隱晦的主張新空間的創造,肌理的美感,特定色彩環境的表現,材料的表現,傳統意識的表現。製作新的繪畫形態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用各自更加深刻、更自然的理解去表現光,表現空間和色彩才是他們的興趣。

潮水湧來,日月星光變換,海灣裏水色粼粼。潮水退去,浮光飄蕩,留在海灘上的水道每每和那野性的淤泥攪在一起,潮池反射著天光,美麗著。這景致的結構在過去的幾百年中沒有什麼更改,但此地的光每時每刻在發生變化,描繪這景色的人的心情在不斷的變化。這變化足以使沃克先生興奮無比,他將畫布支在家門口的海灘上,樹林中,他又把畫布拖回畫室裏。在這個過程中他總是覺得:“只有在大自然中看到的色彩才會讓我安心。” 他從來不會羞愧於“真實的描繪大自然”,“當我告訴人們我畫的是真實的當天的色彩時,沒有人會相信我,但這是真的。” 沃克先生總是這樣告誡他的學生:“畫的細緻些。你還可以再準確些嗎?” 在沃克先生的繪畫中,我看到一種純真的繪畫態度,他是那樣直接的面對大自然,直接的掌控著手中的顏料和畫筆,他不需要風格的思考,他不需要某一特定符號的重復。沃克先生的繪畫在某種意義上講如同中國古典水墨畫家一樣。傳統的中國畫千多年來在繪畫構圖上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近景、中景、遠景,山石、樹木、行雲、流水,平遠,高遠的空間。但畫畫的人在變,人的心態在變,描繪的筆墨在變。即使是後人重復前人的構圖,人們仍是陶醉於那最為細微的變化之中,品味著其十萬分之一差異的美感。這或許就是我們這個古老文明長久地生存在這裡的緣由,或許“現代”、“革新” 對我們來説沒有那樣的重要。這“陶醉”、這“品味”、這“現代”或這“革新”都是需要一個有豐富學識、自信的判斷。沃克先生已經做到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下一頁
上一頁約翰·沃克的藝術風格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