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國地産商人正驅動著一場私人美術館運動,而能否成事則取決於經營者資金是否雄厚和眼光的高低。近十年來,一枝獨秀的地産業儼然中國社會的吸金器。富有的中國地産商人正驅動著一場私人美術館運動。他們花費數十億元人民幣打造美輪美奐的建築,用以陳列各個時期的精美藝術品。
“窮玩車,富玩表,真正的土豪玩美術館。”一位久居上海的藝術家在得知一所私人美術館每年電費近千萬時這樣感嘆道。巴黎有羅浮宮,也有蓬皮杜。在中國,官方文化體制的惰性和慣性,不足以適應今天飛速發展的文化觀念。中山大學教授馮原認為,官方美術館自有體制內的習慣,對於文化産品的選擇和支援有著自身的傳統。而在一個觀念多元化的時代,民間美術館正填補著它們留下的空間。
中國的私人美術館發展喜憂參半。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民間掀起的第一波民營美術館建設熱潮中,成都上河美術館、瀋陽東宇美術館、天津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均是由房地産公司直接投資建成。但這三座美術館最後都沒能堅持下來,當投資大於預期,“老闆沒了資金”是關店閉館的主要理由。
早在20世紀初期的美國,實業家們同樣熱衷於美術館事業,如弗利克和古根海姆家族,前者于1935年在紐約建了第一家展館,後者于1959年在紐約開設了博物館。而後者,不僅成為全球的行業標桿,更成為今天越來越多中國富豪學習的榜樣。
雖然當前中國私人美術館領域準入標準較低,可以説是只要有錢就能蓋,但美術館絕非“想辦就能辦”。除了資金問題,一些私人美術館的專業水準也令人懷疑。展覽寥寥無幾,一些私人美術館還流入了贗品。
早前,冀州的冀寶齋博物館所藏的4萬件古董,大部分被權威人士認定為贗品,因而倒閉。在廣東從化,一座依山而建的巨大私人博物館中陳列著高達1米的“馬踏飛燕”青銅器,令參觀者不由驚嘆:這到底是東周、西周,還是上周的古董?
在馮原看來,今天的民間辦美術館能否成功,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財團贊助資金的雄厚程度,二是經營者眼光的高低程度,能否對整個藝術市場有所把握,是否有志於在全球藝術體系中做出推動作用。
由於這些私人美術館大多由房地産開發商創辦,因此在質疑者看來,這些美術館計劃難以排除會有藝術拉動地産銷售或藝術投資以牟利的可能。然而,馮原則認為:“美術館是一個非盈利事業,理應由政府推動,而企業的性質決定,它們沒有責任創造非盈利公共産品。”
地産商投資美術館,與國家公共政策有著莫大關係。近年來,中央政府出臺政策,旨在建立文化大國。這使得地方政府在買賣土地時,要求房地産商把文化元素注入開發項目。
廣東時代美術館館長趙趄曾在時代地産行銷部門工作。他在早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時代地産曾在珠海競標一塊地皮,這塊地的規劃是要建立美術館、藝術中心,最後因種種原因競標失敗。“就像賣地給你,要求你修一修周邊的路。如果房地産商本身有做美術館的經驗,拿地更有優勢。”趙趄説。
作為民間美術館的先驅之一,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的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曾一度銷聲匿跡。2008年,國務院出臺《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方案》,啟動天津濱海新區開發。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起死回生”,其新館隨即在開發區落成,並舉辦收藏回顧展。當地媒體的報道如此評述:“在此次展覽的預展期間,配合濱海新區‘達沃斯夏季峰會’舉行的相關活動,使得此次展覽有了特殊意義。”
美術館熱潮因大環境而改變,也有人因為美術館而被改變。上河美術館的創辦者陳家剛因經營慘澹,生意破産,美術館也隨之倒閉。瞬息間,人生歸零。萬念俱灰的陳一個人拿著照相機就跑到偏遠的鄉村拍照。三年後,他的作品相繼出現在北京、香港、平遙、紐約的展覽上,以藝術家的身份重返美術館。在《人民日報》的報道中,他説:“拍攝成為我個人的救贖。”
成都上河美術館是中國地産商人試水民間美術館的第一家,今日美術館是難得的實現收支平衡的民間藝術機構,上海昊美術館靠資助博伊斯來中國贏得美名,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在全國展開連鎖美術館計劃,廣東時代美術館對當代藝術的投入和推動甚至超過了廣東美術館,南京四方美術館則在努力打造“高大上”的民營美術館形象。
在地産商投入藝術的熱潮中,這些私人美術館是地標性質的,也是民間力量投身藝術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