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2013:上海私人美術館迎來江湖時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28 11:23:50 | 文章來源: 易拍全球商報

飛機庫改造的美術館

繼2012 年12月18日龍美術館開館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13 年中國私人美術館領域的最大看點要屬印尼藏家余德耀先生創辦的德美術館了。

正在建設中的德美術館坐落于上海黃浦江邊的“西岸文化走廊”,那是“後世博”的上海以黃浦江兩岸濱江地區作為重點的新一輪文化建設中最引人關注的文化發展項目之一。美術館的建築原型是原龍華機場的飛機庫。余德耀形容當時考察這個機庫時是“一見鍾情”、“一秒鍾情”,馬上就決定在那個飛機庫裏建造余德耀美術館。“我是愛國華僑、印尼公民、上海的半子(女婿),將在上海退休養老。”他説,“做美術館是我的抱負。之前為建設美術館走了那麼多地方,甚至想到去二線城市,但最終還是選擇了上海。”

新美術館的建築設計邀請了日本著名的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他的團隊剛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熱愛建築、熱愛設計的余德耀説:“我們花了2 年的時間思考設計方案。和建築師的交往就像和藝術家交往一樣,不同的是,藝術家是完成了作品後我們去收藏,而建築師的創作你必須和他同步,看著他的整個創作過程,這种經歷非常有趣。所以,建成後的美術館,那個建築就是我們兩人思想的匯合。”

正在緊鑼密鼓地建造中的德美術館,預計2013 年10 月開幕的是其第一期工程,展覽空間為6000 平方米左右。而未來的二期工程,展覽空間為1 萬多平米,屆時總面積將達到2 萬平米。“美術館的大部分場地會作為永久性的收藏陳列館,展出我的收藏。”余德耀表示,美術館的開幕展也已著手籌備,將由國際知名的學者、策展人巫鴻擔綱策展人,“這是因為他最了解我的收藏”,余德耀説。由於開館展有幾個大的裝置,需要大的空間,保留了一幢原計劃要拆除的老房子,有1000 多平方米展示空間。這樣,開館展有近7000 平方米的展覽面積。

收藏中國當代藝術的“黃金10年”

在德美術館建成之後,其最大的看點就是余德耀多年來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他曾這樣描述自己的收藏: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收藏遵循的是一條線,而西方藝術收藏則只是幾個點,點是越來越多,但是不能成為一條線;而中國當代藝術那條線卻一直在延長,中間在慢慢補充,變得越來越清晰。當然,西方的點也和中國的線有關。比如極簡主義的作品、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 的作品,曾深刻影響了中國當代藝術。

余德耀為什麼會關注中國當代藝術?他在多個場合曾反覆強調,因為中國當代藝術反映的是當前中國的現實,是中國幾千年曆史所沒有、全球也獨一無二的社會轉型,他相信由此産生的藝術,也是千年不遇的。他還表示,“我的收藏根據的是藝術史。不過我會以50 年後的眼光來對中國當代藝術作出判斷。因為這些藝術品再過50 年,可能是先知,也可能是垃圾。”他指出,美國剛剛起來時,收藏家們玩的都是歐洲的藝術品、印象派與現代藝術作品。美國當代藝術崛起後,歐洲的收藏家也不承認,但是現在它們卻成了全球藏家追逐的寶貝。現在的中國也會是那樣,當許多中國人還在拼命質疑甚至攻擊中國當代藝術的時候,許多全球頂級的美術館館長、策展人卻都在感嘆:失去了收藏中國當代藝術的好機會,現在動手價格已經太貴了。

“我特別關注中國1985 年到1995 年這個時期的當代藝術,我認為這是中國當代藝術的黃金10 年。這10年中國當代藝術最有衝勁和色彩,藝術家也最有爆發力,我很看好。我很有幸有機會花時間和金錢收藏一段歷史,收了不少所謂成名藝術家的作品。儘管還不夠完整。”余德耀指出,“我的收藏分兩類:第一,以中國當代藝術史為脈絡的系統性收藏;第二,對年輕藝術家作品的收藏。”對於前者,余德耀認為那是從美術史的線索入手,也是他與許多策展人探討的部分。對於後者,重在挖掘未來的大師,也有贊助性的收藏,一種消費式的收藏,資助他們的展覽。他説:“我不會去干涉年輕藝術家的創造理念,我會在背後看著他們。這方面的收藏還沒花多少時間,還沒有形成很清晰的系統。美術館建立後這是重點,會邀請一些熟悉年輕藝術家的策展人,也會配專職的副館長關注此事。”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