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民間文化遺産散落在遍佈中華大地的270多萬個村落裏。多年來致力於民間文化遺産保護的馮驥才在2012年迎來自己70歲壽誕的同時選擇了再次出發,踏上了古村落保護的新征程。近日,本報記者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針對古村落保護問題獨家專訪了馮驥才老先生。
一天消失的村落有80個到100個
羊城晚報:您説過“古村落的價值不比萬里長城低”,古村落為什麼這麼重要?
馮驥才:第一,我們是從農耕文明來的,中華民族最深的根實際上是在村落裏,而不是在城市中;第二,我們的村落不只是數量多,還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板塊,每個村落都有它獨特的風土民情,有一種説法,叫做“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中華文化的多樣性主要表現在村落裏面;第三,村落裏面有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比如民間的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民間文學、手藝,等等。就拿民間文學來説,我們中國民間文學家協會最近十年整理的民間文學,光整理好的就有九萬字。我覺得我們村落的文化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深不見底,浩無際涯。所以説,我覺得我們的物質文化遺産最大的是長城,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最大的就是村落。
羊城晚報:古村落的生存現狀如何?
馮驥才:現在古村落的現狀簡單概括就是正在迅速地消失,這是一個事實,我們有一個調查,十年前我們的村落有360萬個,現在則是270萬個,也就是十年裏我們損失了90萬個,保守一點地説,我們一天消失的村落有80個到100個,這不可想像。
羊城晚報:古村落消失的原因何在?
馮驥才: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規模的、快速的城鎮化,農村的宅基地被開發,很多古村落在這一過程中直接遭到損毀。古村落保護要成為城鎮化的一部分,不能成為城鎮化的對立面,把古村落保護看成是城鎮化對立面是一種沒有文化的表現。古村落的保護與城鎮化應該成為一體,這才是一個文化大國的科學發展觀。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正處在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化的過程中,很多的農村生活解體了,大量農村人到城裏務工,形成“空巢”現象,很多房子因為年久失修垮塌了,而很多在城市長久生活的人們已經不願意回到農村了,故土的概念已經淡薄得多了。
羊城晚報:古村落保護存在哪些問題?
馮驥才:一方面是很多古村落來不及保護,正在大量地、迅速地消失;另一方面,我們缺少對古村落的系統的、詳盡的調查,我們需要在對古村落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分類,重要的、經典的、能體現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古村落應該有序地保存下來,讓它在未來發揮它的作用,但現在我們還缺少這方面的系統工作,這是一個很大的缺憾。
羊城晚報:在如此緊迫的情況下,古村落保護有哪些工作需要做?
馮驥才:前幾天國家建設部來我這裡開會,我當時提出一個想法,要先做一個科學普查,確定下來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怎麼確認它有哪些價值,然後由專家鑒定,鑒定完之後分類,最後由國家制定古村落名錄。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現在已經確立了由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國家文物局聯合製訂的“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工程”。這項工程實際在4月份就開始工作了,只是沒有對社會公佈,當時就開始調查的時候,就嚴格按照專家制定的標準去進行調查,調查完後,我們獲得的有價值的資訊是將近12000個,確定完後前天在北京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裏麵包括建築學的、文化學的、民俗學的、藝術學的、規劃學的等各個方面的專家,由我擔任主任。
這個會議還有幾個重要的點:一是確認了幾個重要的名詞,今後我們不叫“古村落”,而叫“傳統村落”,以便更好地明確這一概念,突出它的文化內涵,體現它的傳承性;二是確定由四部局聯合進行操作這樣一個國家級的保護和發展工程;三是從現在開始,我們的國家要對農耕文明的巨大的遺産進行一個全面的盤點,這也是國家文化自覺的體現,也是這幾年來知識界和群眾文化自覺的體現。對我來講,我覺得自己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期,如何使我們的文化傳承不中斷,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一個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