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多利加尼:“上海當代”聚焦印度當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07 09:31:51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馬西莫-多利加尼(Massimo Torrigiani)

香港藝博會被巴塞爾成功收購,藝術北京辦得風生水起,“南北夾擊”下,第六屆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有何對策?博覽會的“上海模式”是否已經明確?展覽總監馬西莫-多利加尼(Massimo Torrigiani)表示,香港藝博會是將全世界的藝術帶到中國,藝術北京傾向於本土化,而上海當代則將亞太地區的當代藝術展示給全世界。

聚焦印度當代

“此次招展為了匯聚全球當代藝術的精華,仔細權衡了全球畫廊地域性的分配比例,其中50%的參展畫廊來自中國,25%來自亞太地區,其他則來自歐洲、中東和美國等地區。”展覽主辦方給出的數據進一步表明,在第二次擔任展覽總監的多利加尼手中,“上海當代”將成為“一個見證中國乃至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當代藝術的平臺”。

今年的亞太項目將推出由印度創意基金會與其總監 Diana Campbell 女士提供的一系列來自印度藝術家們的作品。多利加尼認為,亞太地區包括中國、印度等地的收藏家,總是將他們的關注點投注在歐美當代藝術家身上,卻對彼此之間的情況不甚清楚,因此“上海當代”是一個好機會讓亞太國家之間增進相互了解。明年,主辦方已考慮選擇澳大利亞。

注重實驗性

多利加尼認為,上海是大都市,上海當代的特色就是國際化、實驗性和都市化。談到實驗性,他説,西方對中國當代藝術界有一個偏見,認為中國藝術品非常商業,收藏家總是更多地關注于拍賣,關注作品是否是名家之作,而本屆上海當代的特別項目,會展示很多新生代的藝術家,突顯中國本土的創造力。

相比香港藝博會的商業化,多利加尼希望上海當代能“更有趣一點”,與國內藝術資深人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同,作為一個義大利人,他反倒可以抱著輕鬆而清醒的視角為上海當代帶來新意。比如,本屆上海當代加大了對影像藝術的關注力度,他希望通過藝術地展示影像作品,讓更多人明白“影像作品跟那些畫作雕塑是一樣重要的”,而對那些第一次到上海當代的國外觀眾來説,除了畫廊,他就不會“錯過很多在上海藝術領域裏比較有趣的東西”。

高稅收成阻礙

如何在商業和學術的雙贏中找到平衡,是多利加尼的最大挑戰。目前,他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説服國際畫廊到中國來辦展。“在和國際畫廊交談的時候,國際畫廊經常對我説,中國好難去。”成本中,高稅收是主要問題。很多國際畫廊由此放棄了上海當代,轉投香港或者新家坡的藝術博覽會。“其實上海當代有很多好東西,跟香港藝博會比,在品質上是不差的,但不公平的賦稅政策,讓不少藝術機構到香港開設他們的分支,很多收藏家也不斷跑到香港去買藝術作品,”多利加尼進一步表示,“稅收的不公平會造成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國政府應該在這個問題上有所改進。”

儘管如此,他對上海當代的成交量依然有信心,因為“畢竟之前好多藏家就在上海,他們對高稅收也已經認可很久了”,就象“義大利與瑞士的稅收有差異,卻不會出現所有人都到瑞士買畫,義大利藝術品沒有成交額的情況”。他總結,主要問題不在於稅收,更多是看整個展會理念是不是能吸引眼球。來源:99藝術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