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回顧62幅畢加索真跡的中國行 民營資本贏了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1-15 13:09:28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藝術評論:你覺得在這樣一個耗資巨大的民營藝術大展中,來自哪些方面的壓力最大?

謝定偉:我們受到的壓力最大的是搭建,還有,來自安保。首先是滿足溫濕度控制要求,加上技防和安保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所有攝像頭24小時全覆蓋監控,錄影保留3個月,消防分隊每小時巡邏,244個安保分兩班倒,還有犬防。市技防辦公室專門來監管,區公安部門一次次來檢查情況,中國館還有20幾個民警派駐。入場參觀還要安檢,與上飛機一樣。當時還曾經要求我們嚴格按照一級文物的標準來執行安保,可能這個要求是過於嚴格了。我個人的意見是必要的安保要具備,能節省的也要儘量節省,比如安檢可能不需要執行飛機場登機的標準。將來文化事業再發展,看一個展覽也就是一個平常行為,文化事業一定要老百姓來參與,那就一定要講成本。市場經濟規律一定不能違背。希望今後對這樣類似的展覽,能有一個基本的安保要求,根據實際需要來控製成本。其實我們已經買了高額的全免責保險。

藝術評論:政府在這樣的一個大展中有過支援嗎?

謝定偉:這次展覽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展覽,完全由民營資本來做,政府在經濟上沒有贊助我們。現在國內博物館、美術館普遍免門票,但我們因為成本的關係要賣門票,所以尋找場館就成為一項巨大的困難,上海美術館的場租費原本是270萬元,換到世博中國館,單場租費,就數倍于美術館。政府是支援我們的,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援我們也不可能在中國館辦那麼大的展覽。比如文廣局的批文很快。還有中國館不是海關許可的監管場地,而這次涉及的藝術品價值6.8億歐元,海關押金要交30%,誰能付得起啊,但海關很支援,改為駐場監管,免了押金。

藝術評論:聽説在借展費支付方面,你們作為民營企業也遇到了一點麻煩?

謝定偉:是換匯的問題。我們得到的是文廣局的展覽批文,據此海關定性為不需支付外匯的非貿易展覽,但是借展方巴黎國立畢加索博物館要求的稅後100萬歐元的借展費須支付外匯。由於展品入關的海關報關單上註明是會展不能有外匯支出,於是銀行就不讓我們換匯支付給外方,儘管我們已經交了稅,銀行還是要我們到外匯管理局去申請外匯。外匯管理局説按海關的報關單你是非貿易項目,不可以換外匯出境。因為畢加索大展已經見報了,這次酌情特批,以後必須以外貿方式來做。於是我們又去找外貿公司(通過外貿公司做成本會增加),但由於海關的報關單是非貿易展覽,外貿公司也不能做。資詢海關能否把報關單改成貿易借展,海關説根據文廣局批文,這屬於非貿易展覽,報關單不能改變。這樣今後辦展換匯仍然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如海關仍然根據文廣批文將展覽定性為非貿易,那就既不能換匯直接支付到國外,也不能按貿易方式通過外貿公司來支付外匯給外方。

可能目前的體制裏面沒有民營企業引進國外展覽並需支付外匯的先例,像上海博物館這樣的政府事業單位肯定有相應的政策配套。不知政府哪個部門,不知是商務部、文廣局,還是海關能解決這個問題?體制改革和改變,誰來牽頭解決這個事情?這變成一個課題。

藝術評論:如果沒有收門票這一項,你們很可能就會在上海美術館做這個展覽了。

謝定偉: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去年兩會時也提過這個問題,特展應該收費,因為特展的成本高。國外也是這樣,一些普通的低成本的展覽,或博物館美術館自己的藏品展,可以免費,但特展例外。如果不能賣門票,就等於把一些國外高端的藝術品展覽關在國門外。現在80元錢看62幅畢加索,平均一元幾毛錢看一幅世界名著,難道不值嗎?做畫展根本不可能是暴利行業,打平就是成功,國外都是如此。

如果把門檻放得很高,那麼類似畢加索這樣的頂級藝術品展覽就一定會做虧,以後就不會有人來做,最後受影響的是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在家門口看不到國外頂級藝術品展覽,只能出國去看。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