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版畫淪為教育手段?市場培育迫在眉睫
相比于其他藝術門類的風風火火,版畫藝術對於公眾來説,有些神秘且寂靜。境況有點像這個展覽,偏安一隅。即便深圳有個觀瀾版畫村,但藝術與公眾的距離感並沒有完全消弭。
顏為昕認為,中國版畫處於復興的階段,現代版畫從新興木刻開始,迄今也才70年的時間。翁秀梅則向南都記者介紹了香港版畫的發展。從上世紀40年代起,港人就開始推動任何藝術,但無論怎麼努力,都是小圈子的事。加上電腦圖像的衝擊,版畫藝術的發展更一度陷入低谷。
版畫市場的“冷靜”直接導致了這些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據楊鋒表示,版畫專業畢業之後真正從事版畫事業的寥寥無幾。“不過,所幸的是,版畫藝術養成的動手能力強、思路開闊,讓學生在就業轉型時較快,轉行設計、影視或者其他畫種皆可。隱形就業率較高。”楊鋒有些無奈地説,“從這個角度而言,版畫成為了一種教育手段,”
那麼,如何讓學生堅守版畫的信仰?當然,我們並不是認為,這個社會需要那麼多版畫藝術家,只是探討如何讓一些有信仰學生如何堅守。光憑理想的召喚往往不夠,這不僅涉及到教育體系的肯定,社會藝術機構提供平臺,更需要對公眾普及,給市場鋪路。
或許,香港版畫工作室的系列行動對版畫發展有些許啟迪。連接多年在香港國際藝術展(ARTHK)主持版畫工作坊,今年更擴大為“版畫馬拉松”,邀請學生和公眾參加,還有“香港圖像藝術節”、“香港版畫工作室駐留計劃”和“香港版畫工作室實習計劃”等……正如翁秀梅所言,發展版畫藝術不能只從專業角度出發,只培育版畫家,單有很多好作品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培育觀眾群,讓他們認識欣賞版畫圖像這個媒介,更進一步的是要培育他們成為愛好者或收藏家,“有版畫家、觀眾、收藏家,這才會有一個成熟穩健的市場。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