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一位年輕的德國建築師從一戰前線歸來,把合併後的美術學院和工藝美術學校易名為“魏瑪國立包豪斯學院”。他就是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長——沃爾特·格羅皮烏斯。他創立的包豪斯學院對當今工業和建築設計模式的確立産生了決定性影響,並且開創了適合現代設計的教育體系,以圖形思考、實踐能力、標準化等取代了皇家學院的古典標準。從如今人們坐的鋼管椅,到使用的檯燈以及眾多工業味道十足的建築,莫不帶有包豪斯的身影。今年是包豪斯成立91週年。近日,號稱中國舉行的規模最大、水準最高的一次包豪斯主題展覽——“‘包豪斯在中國’文獻展”在廣州天河員村四橫路紅專廠藝術區中舉行。
全面解讀世界上首家設計學院近一個世紀的歷程
作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包豪斯集中了20世紀初歐洲各國設計探索與試驗上的最新成果,特別是將荷蘭“風格派”運動、蘇聯構成主義運動的成果加以發展和完善,成為集歐洲現代主義設計運動達成的中心。包豪斯在藝術、建築、平面設計和版面設計、室內設計、工業産品設計等方面都奠定了新的教育體系的基礎,把歐洲現代主義設計運動推到一個空前的高度。
在包豪斯的發展過程中,前期是德國地方政府的公立性質的學校,先後分別由魏瑪政府、德騷地方政府撥款維持;到1930年,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將學校改造為私立性質,並拒絕上一任院長漢尼斯·邁耶的支援者入學。這個轉變基本改變了包豪斯的性質。1933年,希特勒的上臺迫使包豪斯關閉,許多在包豪斯任教和學習過的領軍人物移居美國,從而把他們在歐洲進行的設計探索、以及歐洲現代主義設計思想帶到了新大陸。二戰結束以後,通過他們的教育和設計實踐,以美國的強大經濟基礎為依託,終於把包豪斯的影響發展成一種新的設計風格——國際主義風格,從而影響到全世界。在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經由包豪斯而誕生的許多經典之作,比如世界上第一套鋼管傢具,經典的金屬檯燈,以及無數精彩的建築。
首創世界上第一套鋼管傢具
直接影響建築物達4000多棟
包豪斯把機械視為積極的因素,工業産品設計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而形成了基礎課。著名畫家、教育家、瑞士人伊頓成為現代設計教育基礎課的第一位開創人。在他的基礎課中,學生必須通過嚴格的視覺訓練,對平面、立體形式,對色彩和肌理有全面的掌握。這個試驗,為現代設計教育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至今全世界的設計學院、建築學院都在沿用。1980年代國內推行現代設計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改造基礎課,用構成取代繪畫形式基礎,其來源就是包豪斯。
包豪斯對産品設計,特別是傢具設計的影響深遠。瑪謝·布魯爾的鋼管椅子、瓦西裏椅子都是傢具設計上具有舉足輕重意義的作品。馬謝·布魯爾首創的世界上第一套鋼管傢具,採用鋼管和皮革或紡織品結合,構成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産品,包括椅子、桌子、茶几等,在世界各地受到廣泛的歡迎。他也是第一個採取電鍍鎳來裝飾金屬表面的設計家。他的第一把鋼管椅子是1925年生産的,為了紀念他與老師瓦西裏·康定斯基的友誼,這把椅子就稱為“瓦西裏椅子”。在他之後,鋼管傢具簡直成為現代傢具的同義詞,仿傚者趨之若騖,風行幾十年,歷久不衰。布魯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移民到美國,繼續在格羅庇烏斯領導下擔任哈佛大學建築學院的教授,影響了好幾代的建築家,貝聿銘就是他的最傑出的學生之一。
建築設計受到包豪斯的影響非常大。世界現代建築的五個重要奠基人: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洛、勒·科布西耶、佛蘭克·賴特、阿爾瓦·阿圖中,有兩個先後執掌包豪斯,之後他們又分別在哈佛大學和芝加哥的伊利諾斯理工學院發揮了巨大影響,基本影響了美國主要的建築教育體系,從而經由國際主義風格傳佈到世界各地。以色列的特拉維夫的“白城”是受包豪斯影響的最集中的項目。不完全的統計顯示,在西方國家,從1933年開始,受到包豪斯直接影響(主要是包豪斯師生設計的項目)的建築物有4000多棟,更不用説那些受包豪斯師生教育的第二代設計師的作品數量了。
新會人鄭可成中國現代設計第一人
至今中國的設計仍帶強烈的包豪斯色彩
王受之在《中國與包豪斯》文中指出,中國最早的設計教育,應該是從圖案、工藝美術開始的,而最早參與這個工作的人都是早期到外國留學的學生。其中陳之佛應該是中國最早出國學習設計的人。而曾與倪貽德等組建了中國藝術史上第一個現代藝術社團“決瀾社”的龐薰琴對設計教育的推動更加直接。龐薰琴曾于1929年去參觀過包豪斯的的校舍,這也可能是最早的國人參觀包豪斯的記載,“龐薰琴本人回國之後多年努力於設計教育,奠定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基礎,也應該是受到包豪斯的影響的”。
王受之指出,包豪斯所倡導的現代主義思想對中國的建築影響相對直接。1942年聖約翰大學建築系在上海創辦,其創辦人黃作燊是格羅皮烏斯的第一個中國學生,約于1938年去哈佛大學跟格洛比烏斯學習。他創辦的聖約翰大學建築系一開始就試圖引進包豪斯式的現代建築教學體系,強調實用、技術、經濟和現代美學思想,成為中國現代主義建築的搖籃,開創了中國全面推行現代主義建築教育的先河。1946年上海市成立上海市都市計劃委員會著手進行“大上海都市計劃”。當時的規劃設計工作小組的8名成員中就有5人是聖約翰大學建築系的教授。“大上海都市計劃”完全按照現代主義的城市規劃原則進行規劃,運用了衛星城鎮、鄰里單位、有機疏散理論等現代城市規劃概念,雖然由於當時中國國內的局勢而未能得到實現,但對後來的上海城市規劃産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從1887年到1937年,除了龐薰琴之外,唯一去過德紹包豪斯參觀的中國人,就是廣東新會人鄭可。他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從事現代設計工作的人。
中國在新中國成立後接受的包豪斯的影響,與日本有著莫大的關係。日本是受包豪斯包豪斯影響最深刻的國家之一。之後,日本影響了南韓、台灣、香港,再從香港影響到中國的南方,繼而逐步擴展到國內其他地區。至今國內設計的金融區、商用和住宅樓盤等大多還是沿用包豪斯的設計理念,而許多大工廠的建築佈局和設計,也難以擺脫包豪斯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