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安徽:百萬青少年走近博物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07 09:53:43 | 文章來源: 安徽日報

安徽省博物館
 

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以來,安徽省內博物館以多種特色展陳,贏得青少年的喜愛。 “百萬青少年走進博物館”系列活動今年10月中旬將首次開展。

492萬人次的青少年觀眾踏進博物館,觀看歷史進程,感受文化律動。近期,省內一些博物館聯合街道社區,舉辦了多次面向農民工子女的活動,讓炎熱的暑期清風徐徐。博物館,這一“文化之窗”,正在豐富著城鄉青少年的文化生活,關注著城鄉青少年的文化權益。

文博與你“面對面”

7月21日,省博物館迎來了一批“特殊觀眾”。為了讓農民工子女充分享受到暑期生活的樂趣,省博物館和安慶路社區聯合開展了“安慶路街道假日託管學校暑期夏令營活動”。講解員們為孩子們詳細地講述了館藏文物背後的故事,還精心安排了以“恐龍”為主題的宣講活動,通過圖文並茂的解説,使孩子們完全沉浸在中生代的奇妙景觀中。活動結束後,孩子們還餘興未足,求知若渴的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詢問……

“這麼多的年代,怎麼能被壓縮成一天呢?當然是通過博物館。”在著名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富有傳奇色彩的美國盲聾啞人海倫凱勒説,她要用寶貴的三天中的第二天去博物館,去看看人類進步的奇觀。“我們在地理課上學到了恐龍的知識,這次又一起來博物館聽了故事,記憶更加深刻”,安慶路街道假日託管學校的孩子們説。青少年是博物館、展覽館的主要服務對象,全省博物館免費開放兩年多來,為更好地為青少年提供一個獲取知識、提高文化素質的平臺,許多博物館都和學校、社區聯合舉辦了特色活動,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城鄉中小學生都有機會走進博物館。“我們把未成年人作為最主要的受益人群,培養他們文化意識和來博物館參觀的習慣”,省博物館群教部的宋百靈説。

文化體驗新旅程

7月初,一場同樣針對農民工子女舉辦的“博物館尋寶”活動在省博物館舉行,此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觀展覽,尋寶物,做遊戲,長知識”。同學們在遊戲中,親自到展廳尋找青銅“寶物”,動手拼起一張張青銅器,幾乎每位同學都能準確地註明器物的名稱,不少同學興奮地表示,通過對文化遺産的的科學解讀和趣味體驗,提高了自身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興趣。省博物館群教處宋百靈介紹説,現在博物館考慮更多的是怎樣讓青少年親自參與、自己動手,學生們可以通過對博物館內的藏品近距離觀察,深入了解每件藝術品的創作背景。回到學校後,如果他們根據自己在參觀中獲得的靈感,在課堂上即興創作自己的個人作品或者與小夥伴們共同完成一個集體作品,這個作品就是對文化感染力的反饋。

據悉,8月10日,省博物館還將與社區再次聯合舉辦暑期文化活動,現場泥塑教學有望帶動新一輪體驗之旅。通過精心設計的學生展廳、美育課堂、互動天地、數位時空等一系列以“體驗式”為主旨的設計,許多地方的博物館力求打造適合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項目。博物館成為第二課堂,能夠學習知識;博物館成為暑期營地,能夠愉悅假期生活。無論是城市學生,還是留守兒童,都能享受歷史沉澱下來的文化大餐。對此,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8月2日在一次文化講壇上也表示,農民工子女體驗博物館文化,他們的人生,他們對城市的理解,會有很多改變,也會使得城市更加關注他們的文化權益。

館舍內外“築家園”

博物館免費開放兩年來,如何使其更加融入社會,貼近生活?如何將博物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如何吸引青少年走進博物館並愛上博物館?如何建構博物館中的教育方案及課程?如何針對不同的群體形成教育策略?這些都是博物館未來發展中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暑期博物館的一些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宋百靈説:“我們現在在做很多努力,博物館要設計有特色的活動,要針對孩子們有文化科普教育,要為社區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根據博物館的情況,我們會送展覽、活動到社區、學校。”5月28日,省博物館群教部參加了肥東龍塘學區中心學校的文藝匯演活動,解説員現場宣講《一幅珍貴的包公石刻像》,被學生和家長們稱為文藝匯演上“意外的驚喜”。

更好地“走進來”、“走出去”,走進更廣闊的天地,是博物館面臨的挑戰,也是保持博物館文化特質所要求的。博物館的日常工作包括收藏、陳列、研究、宣教等方面。 “你要收藏到有價值的東西,把它保管好,你要把它的內涵發掘出來,這就需要研究。同時陳列展示,給觀眾解讀,最後收到教育和服務的效果”,省文物局博物館處楊益峰説。如何讓博物館文化熏陶、教育的功能最大化? “博物館不能把自己封閉在館舍之內,應該走出館舍,走進大千世界,比如説博物館展覽進社區、進廠礦、進農村、進學校,比如加大博物館的文化産品的開發等。 ”青少年們易於接受新知識、新觀念,也樂意接受表現形式新穎的傳統文化精髓。博物館,應當成為所有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園。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