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不斷把最新科技運用於古代畫作。把一幅藝術史上的大師傑作拿到實驗室,科學家們可以辨別畫作的真偽,了解畫家的創作方法,甚至告訴你這一階段畫家畫風變化的整個過程。7月18日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開展的“馬蒂斯:基本創造(Radical Invention),1913-1917”將向世人展示同一幅畫在不同時期所經歷的變化,通過高科技的手段,觀眾得以了解每一層顏料覆蓋上去的過程,這些變化此前只有藝術家本人才見證過。
1909年,馬蒂斯向一位俄羅斯藏家寄出的畫作草稿。
1909-1913年,鐳射掃描顯示畫家不斷調整畫作中人物的姿勢和位置。
根據一張1913年的照片還原出的當時畫作的樣子(白色人形是馬蒂斯)
1916-1917年,馬蒂斯嘗試了各種色彩搭配,最後成為現在的樣子。
畫作本身
就是一部編年史
展覽的策劃者是MoMA的約翰·艾德菲爾德和芝加哥藝術學院的斯蒂芬妮·亞歷山德羅。他們運用新的數字成像技術、鐳射掃描技術、紫外線照射技術以及最新的電腦軟體對26幅馬蒂斯作品進行研究,包括油畫、素描和雕塑。他們同時也借助了在馬蒂斯巴黎郊區的故居新發現的一批資料進行對比。
展覽緣起于馬蒂斯的《河邊浴者》,這幅畫是芝加哥藝術學院的鎮院之寶,也是藝術家花了7年時間創作完成的(1909-1916)。“馬蒂斯曾説過這是他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亞歷山德羅説,“我們深入研究了這幅作品,終於開始明白他所説的意味著什麼,畫作本身就是一部編年史。”
在畫作表面之下,我們看到景物的輪廓持續不斷地轉變著,隨著年歲的更疊,線條愈發有力,色調愈發強烈。“我們終於了解他曾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畫作,”艾德菲爾德説,“他不斷地重回舊路,然後又在接近完成時停下來。”
在進行高科技分析之前,保護專家去除了《河邊浴者》表面的清漆以及此前的修復痕跡,“清漆已經變黃了,模糊了畫作,因此現在的作品顏色更鮮艷了。”
四座雕塑
成就永恒“浴者”
除了繪畫作品,展覽還揭示了馬蒂斯一套四件表現女性背影的雕塑作品的創作過程,作品的靈感來自馬蒂斯珍藏的塞尚作品《三浴女》。這四件作品馬蒂斯斷斷續續創作了23年(1908-1931)。在鐳射掃描照射下,人們得以清晰了解到了雕塑步驟是如何進行的。首先,馬蒂斯用黏土塑造了第一個傳統的、圓圓的女性身體,然後他切割出兩個石膏的模型,一個製成青銅的雕塑品,另一個則成為第二座雕塑的起點。掃描的結果講述了他如何照此方法接連製作了四座雕塑,每一座都是前一座的變形,直到最後一座最簡明、質樸,具有建築感的作品的出現。這一系列實驗也成就了他同時期的繪畫作品。“‘浴者’是這些年裏他的作品中不斷出現的主題。”艾德菲爾德説。
策展人最終得以將馬蒂斯在對細節進行增減時的思維過程揭示出來,他反覆刮擦畫面,將物體從畫面一邊移到另一邊,讓線條更清晰——並且在同時處理了多個作品,從這裡拿一點東西,放到另一個作品裏去實驗,並且永不滿足。
1913-1917
拒絕成為風格的囚徒
1913年,亨利·馬蒂斯似乎抵達了他的創作巔峰。不惑之年,他終於成為享譽國際的藝術明星,儘管美國批評家總是嘀咕説他的裸女畫得太像野獸。他的風格已然形成,色彩艷麗、陽光燦爛。
那年春天,他從摩洛哥返回巴黎。此時的他受到立體主義的吸引,對塞尚的作品也甚為欣賞。緊接著的幾年被證明是馬蒂斯畫風産生巨大變化的時期。因為一戰的影響,巴黎的生活變得更為艱難,他開始使用中性色調,特別是黑與灰,同時被採用的還有幾何形狀和樸素構圖。
1917年,他搬家到尼斯,拋棄立體主義的嘗試,開始運用一種類似于印象主義的畫法,畫愜意室內環境中的柔和女性,然後再次回歸到粗獷簡約的風格。
儘管藝術史學家可以通過研讀畫家不同時期的繪畫來了解其畫風的變化,此次研究,讓他們目睹了這一變化的過程。
“他覺得保持變化很重要,”艾德菲爾德説,“他不想成為風格的囚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