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重溫經典 感悟自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13 08:58:21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作者:王明明

吳先生這一代在新中國成立前留學歐洲回來的畫家,是以西畫的觀察方法,通過寫生去解決物象結構的問題,從中找出自己對事物特殊的理解和情感,並有目的地解決創作中遇到的問題。吳先生把寫生與創作緊密地結合起來,有的放矢,從生活與自然的寫生中去發現自己擅長和觀察到的東西,再通過油畫和水墨的表現變成自己的語言和題材,他的寫生作品雖只有寥寥幾筆,但都是用心去畫的。今天,我們再來重溫這些作品,仍會被感動,因為他是帶著情感、帶著問題去畫的。我們今天用照相機收集素材進行創作其實就缺少了這樣的體驗過程。現在的畫家還有另一種傾向,即為寫生而寫生,在寫生中按照自己固有的方式,沒有取捨,缺乏激情與情感,這樣的寫生是不會打動人的。現在很多美術學院把課堂作業變成一種創作,這也是一種誤區。吳先生的習作就是習作,雖然不完整,卻帶有很多研究性的問題,裏面充滿了激情。我們研究美術大家的成長過程,研究寫生和創作的關係,實際上是要研究其中的一些規律,從中找出目前缺失的東西,這不僅僅是技法的層面,更多的是精神的追求。

吳先生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他不是直接用西方的技法來改造中國畫,他把西方的寫生方法恰到好處地運用到中國畫的創作中。在他的中國畫中,看不出中西繪畫的對立與矛盾,兩者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通過系統的西方繪畫訓練,他具有解決結構的能力,同時又有傳統中國畫家心記的觀察能力和默寫能力,中西轉換得非常好,沒有偏廢到某一方面去。非常全面的修養,為他創作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以中國畫表現的動物都非常簡練,既得形似,更追求神似,那種因修養而具有的文雅氣質是別人很難達到的。

吳先生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藝術遺産,我們要研究其藝術創作的規律,併為當下的藝術創作提供借鑒,這也是我們策劃20世紀中國美術大家作品展和“造化天工——吳作人寫生作品展”的目的所在。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圓明園·1860”系列油畫展開幕
· 日本百名漫畫家南京辦展 反省侵略戰爭
· 河山如畫圖進行第七回展
· 訪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蘇新平教授
· 798房租打折政策不給二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