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范澍寧作品欣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10 09:38:2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高原風之二136×68

 

范澍寧(樹林)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成都人物畫會副會長,四川教育學院美術系兼職教授,四川墨華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

擅長國畫寫意人物,作品酣暢淳樸,別具新意。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美展,並獲《第八屆全國群星獎》;《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優秀獎;《西部大地情全國中國畫大展》銅獎;《首屆全國青年國畫年展》銀獎等獎項。曾在四川省美術館舉辦《范澍寧國畫人物寫生畫展》;參加《四川當代中國畫八人展》;《成都中國人物畫邀請展》等學術展覽活動。

 

順水推舟、自然流變——范澍寧繪畫藝術初探

文/羅維中

生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特定文化背景中成長起來的畫家,具有明顯的開放性。他們在中西藝術的交織和碰撞中,“東尋西找”“納新自助”,培育著自己的藝術。

范澍寧是那代畫家中的智者。他的智慧集中體現在對中、西兩種藝術資源的“適性選擇”和成功的自我創造上。

一九八五年,范澍寧還在四川美院學習時,正遇上美術上的“八五新潮”。面臨近前發生的“美術事件”,他既不反對也不盲從。在經過一番觀察和思考之後,他很快意識到:在沒有深入了解中、西兩大藝術傳統和深刻認識自我之前,個人的任何選擇都可能是不準確的。

在四川美院,范澍寧有幸得到黃原、李文信等著名教授的悉心指導。他俯而畫、仰而思,對中國傳統繪畫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同期,他聽取了美國著名美術史論家維羅斯科為時一週的《西方現代美術》的專題講座,並在美院圖書館大量的西方現代美術專集中得到印證,及時全面地了解到西方現代繪畫的成因和成就。這些經歷無疑會對范澍寧藝術道路的選擇,産生深遠的影響。

在一長段時間裏,范澍寧同時畫著油畫和中國畫。有時還根據工作的需要搞些版畫和裝飾畫。范澍寧很看重自己這段“中西並舉”的歷程。他在聚合中、西藝術資源過程中,提升主體意識,他從自己大量的帶有試驗性的畫作中感悟到:作為一位中國當代畫家,對西方現代繪畫的一味模倣是沒有前途的;盲目效倣古人也是沒有出息的。中西兩大藝術傳統對於我們來説,是可以共用的藝術資源,此間並無高下優劣之分,而只存在畫家如何根據自身的需要去選擇和創造的問題。范澍寧由此確定了自己的審美取向,開始了主攻國畫人物的征程。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已進入中國畫人物畫家角色的范澍寧,同時畫著工筆重彩和水墨大寫意畫。他的工筆重彩畫造型簡括優美。線條圓潤遒勁。色彩單純明麗。畫面富有裝飾性美感;他的水墨大寫意“筆墨淋漓、瀟灑恣肆”充滿陽剛之氣。范澍寧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左右開弓”,雙向進取,獲得驕人的成績。他聲名鵲起,蜚聲畫壇。

進入新世紀,范澍寧的畫風有了明顯改變,裝飾味較濃的工筆重彩畫少了,代之以書寫性和繪畫性結合的“意筆重彩”畫,常見的情節性意筆人物畫少了,全幅式水墨大寫的頭像特寫畫多了起來。筆者真切地感到,范澍寧對繪畫有了更深的認識。他排除了一些非繪畫因素的干擾而進入了“繪畫的自覺”。一種不受題材限制更富表現意味的個性化語言應運而生。他的畫變得更為獨特、純凈,更加直接,也更具精神性。

畫大寫人物畫,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形與筆墨的關係問題。范澍寧一直在追求“書寫與造型合而為一”的目標。近年來他以藏族漢子頭像特寫畫為切入點,逐步接近了這一目標。

范澍寧在中國書法上,下過大功夫。他由“二王”入手,成就堂正儒雅風範。復臨《石門頌》,得寬博氣象。再轉魏碑,于諸種《墓誌銘》中領略落墨堅實,筆勢淩厲的氣概。他在書法中體驗到一種“解衣磐薄”的精神氣質,獲得了放筆直取,快捷把握空間的能力。這為他畫好大寫意畫提供了先決條件。

范澍寧受過嚴格的“科班”訓練,其造型能力是很強的。他在長期的繪畫實踐中體會到:西洋寫實繪畫的造型方法很難在毛筆宣紙中湊效。所謂“塑造”乃是雕塑的概念。在二維畫面上虛擬的立體形是畫家自由書寫的障礙。而通過簡化物象所得的帶有本質性的平面形,則是中國畫大寫筆墨的最佳載體。也只有通過這一“平面書寫”的途經,才能直達“書寫與造型合二為一”的境地。這點可以在范澍寧的《西部風》系列當中得到印證。

一般來説,平面水墨大寫人物畫,在空間處理上,橫向延伸易得,縱向深厚難求,黃賓虹那些筆實墨沉,“渾厚華滋”的山水畫為范澍寧提供了寶貴啟示。在《西部風》系列當中,他並未沿用層層疊加,由淡而濃的積墨法來求取畫面的深厚感,而是以縱橫交錯的濃重筆觸擠壓出閃亮的光斑,形成強烈的黑白,虛實對比,來呈現“由表及裏”的通透和深厚。這種快速的,毫無雕琢痕跡的激情書寫,于高難技巧中透出畫家的靈氣。藏族漢子的“筆墨形象”得到昇華,由此而産生震憾人心的力量。筆者認為,范澍寧的《西部風》系列畫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其依據在乎於此。

和《西部風》相比,筆者更關注范澍寧的《五彩雲霞》、《藏女》系列之類的“意筆重彩”畫,這種綜合了更多藝術資源,最能體現他“剛柔相濟”的性情的畫法,有著表現上的更大可能性。《五彩雲霞》在國家級畫展上榮獲銅獎;《跑馬溜溜的山上》榮獲全國青年國畫年展銀獎。那些琴條幅式的藏女系列畫得到業內外人士的讚賞。這本身就是一種高層學術認定和社會承認。這點對范澍寧來説是十分重要的。但更值得注重的,還是這種“意筆重彩”畫較之時下流行的工筆重彩和水墨淡彩,有更大的“可開發性”。

范澍寧曾對筆者説,當今流行的任伯年式的單筆小寫畫法,顯單薄、易重復。而那種將書寫性和繪畫性結合得很好的畫法,則可能獲得更大的表現天地。范澍寧在他的“意筆重彩”畫中,取得了繪畫主體與本體的和諧。他在畫面各元素之間建立起一種“若即若離”,“渾然一體”的關係。他的畫中的線條和色彩都具有相對獨立的審美價值。其線條已不只是物象簡單的輪廓線,它很有組織地律動著,充滿表現的活力。其色彩不受光源色、固有色和環境等寫實因素的限制,建立起“一切從畫面需要出發”的合法則的色彩關係。這種注重色彩明度、冷暖度對比和顏色厚薄對比的“一畫一色調”的畫面,流光溢彩,通達樸厚,大顯色彩表現魅力。范澍寧用美的線條和美的色彩創造出美的形象,三者相得益彩,美不勝收。

建立自己的圖式,對一位成熟的畫家來説是至關重要的。范澍寧在傳統人物畫“繡像”圖式和現代“特寫”圖式之間,找到了一種近景展開的圖式。這種圖式,集中飽滿且具很大的延伸性。它可以將畫內多元素納于一體,亦因空間的拓展而留下更多的“畫外之音”。范澍寧在這種獨特的圖式裏,以線條和色彩的共振,創造了極其豐富而美好的空間形象,構成充滿內在活力的畫面,洋溢著勃勃生機。

筆者認為,范澍寧的意筆重彩畫的可開發性,不止是該畫法假以時日的完善和精妙,而還在於,通過這個“點”的突破,取得新高度,並在新層面上作新的開拓的可能性。這樣順勢而為,自然流變,定能使他獲得更大的藝術成就。

范澍寧正值年富力強的大好時期,憑他在藝術上不計得失,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非凡的創造能力,定會獲得更加光明的前程。這是他的心願,也是我們的一份期待。

 

 
高原風之一136×68


 

1   2   3   4   5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張旭光書法作品欣賞
· 鄧中和扇面作品欣賞
· 王友誼書法作品欣賞
· 孫初作品欣賞
· 香港插畫家CARRIE CHAU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