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王廣義、岳敏君、方力鈞(從左至右)
方力鈞的作品效果圖
▲岳敏君的作品
張曉剛的創作手稿
葉放手繪的鳥瞰圖
“給馬可波羅的禮物”是6月初開幕的威尼斯雙年展上的特別展,由一個中國當代藝術家創作的中國園林所引發,吸引了入駐青城山美術館群的8位最富盛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參展,把東西方交流史上最有傳奇性的馬可波羅作為歷史背景,表達他們各自對東西方交流的歷史與文化的看法。這個展覽無疑成為重新認識中國當代藝術的本土價值的最新個案。
中國當代藝術家“給馬可波羅的禮物”
——呂澎介紹參展作品
在“給馬可波羅的禮物”的展覽上,圍繞著葉放的中國園林,青城山美術館群的8位中國當代藝術家也拿出了他們各自的禮物:
周春芽——
他的作品是繪畫與雕塑的綠狗。他的“綠狗”的文化血統是綜合的,交融的,通過西方的材料以及材料所體現的文化象徵將人們熟悉的動物畫得那樣富於表現性和充滿生命。
岳敏君——
他的作品是10幅直徑一米的圓形油畫,描繪中國園林,融入了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人的圖式元素。他將中國傳統園林看成是一個歷史與現實的迷宮,他説,“藝術家在傳統藝術創作中的迷惘和探索,他們似乎迷失在自己營造的迷宮空間中,由一個迷宮進入另一個迷宮,陷入囚徒般的困境,永遠走不出來”。
方力鈞——
用3幅油畫構成一個寓言:他將看上去很講究的畫框安放在灰色的墻上,美好的可能性似乎呈現在畫框裏,可是美好的東西也許就像畫中的煙雲般的不確定,生命力倒有些像那些細菌與昆蟲,他們恒定地存在著。
何多苓——
兩幅人體油畫,表達了他對園林氣質的理解:既是陰柔的女性,又帶有隱私的色彩,還在暗示一種頹敗與感傷。
張曉剛——
3件不銹鋼材料上的大幅繪畫。他的書寫和圖像來自對歷史的閱讀和象徵性陳述。他借用那個被翻譯與詮釋了無數次的“遊記”內容,試圖讓自己成為馬可波羅,試圖與歷史對話。尋找今天與過去之間的關係。
王廣義——
他的裝置,選擇12幅郎世寧的圓明園設計圖,放在類似廢墟的空間裏,試圖通過營造一個象徵性的歷史現場。他説,“圓明園作為歷史的‘物證’,具有特別的意義。包含了複雜的文化與政治的衝突。同時圓明園又是八國聯軍對中國的軍事侵略與文化掠奪的‘犯罪現場’。”他希望還原歷史的現場,讓馬可波羅的後人理解歷史與文化的複雜性。
張培力——
用一個外形模倣聖馬可廣場的塔樓的充氣裝置,融入世界各地模倣的圖像,給馬可波羅提供一個有趣的景觀。這同樣是一個交流的物證,卻是一個問題重重、讓人難堪的範例。
吳山專——
用五彩斑斕的霓虹燈,使無意義的符號群提供燦爛與有來源的語義。他將“買就是創造”(TO BUY IS TO CREATE)高高架在威尼斯國際大學校園的墻上,試圖告知馬可波羅先生,威尼斯商人的歷史足跡給中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現在,“商”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