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展覽現場
本報訊 中國民間剪紙源遠流長,深受農耕文化、農耕文明的影響,在發展的光輝歷程中,留下了無數珍貴的藝術精品。2月13日至19日,春節的喜慶氣氛尚未完全褪去,浙江圖書館主辦了“敲鑼打鼓——王伯敏‘剪紙書房’文物展”。
王伯敏是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導,著名美術史論家和畫家,本次展覽展出其“剪紙書房”的部分藏品,包括剪紙作品和實物,集漢、唐、宋、元、明、清各時代剪紙遺物,可謂中國剪紙藝術之大全。其中,《對馬》、《對猴》堪稱“考古奇跡”,這個在地下埋藏了1500年,仍保留著馬、猴完整形象的剪紙作品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剪紙,蘊涵了南北朝時期高昌文化的特徵。同時,這也是我國第一次較為全面地以實物陳列介紹中國剪紙的一次展覽。
開幕當天,王伯敏帶領觀眾一邊欣賞作品一邊講述民間剪紙家的故事,浙江圖書館也于同日舉行了“敲鑼打鼓——王伯敏‘剪紙書房’文物展”學術座談會,近50位剪紙專家、學者和剪紙愛好者參與。
在談到剪紙的歷史和發展時,王伯敏認為,“讀書”才能使民間藝術發揚光大,因此借浙江圖書館的平臺,把這些民間藝術提供給愛讀書的人,讓有學問、有思想的讀者體驗民間藝術的美,並把這些美傳揚開去。 (朱小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