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親近自然·讚頌生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19 20:41:20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美術週刊》

一枝獨秀(重彩油畫) 周昌新

                                  文/水天中

在當前新環境中保持創造樂趣,而且視繪畫為生命理想的人卻在減少。周昌新恰屬於對繪畫一往情深的畫家,他的藝術經歷和近年來的藝術狀態,使許多關注當代藝術生態的專家感到欣慰。周昌新不是專職畫家,也不是專業美術教師,但他在繪畫領域付出的辛勞和取得的成果,與那些以繪畫為職業的人相比毫不遜色,而沉酣于繪畫的程度,甚或過之。

周昌新早期曾研習壁畫,在對豐富的古代壁畫遺存欣賞研究過程中,産生汲取前人創造經驗發展新壁畫藝術的信念。後來在清華美院杜大愷的指導下,將傳統重彩畫與現代油畫結合起來,一鼓作氣,畫出多幅表現邊疆文化的作品。熾熱的創作情緒,真摯的人文理解,使那些作品顯得明朗自由。而構圖的裝飾性、色彩的濃艷和筆法的直截了當,更成為他那一階段的創作特徵。在這批作品創作過程中,周昌新深切感受到傳統壁畫沉著莊嚴的紀念性與現代油畫自由生動的表現性二者結合的必要與可能。他循著這一思路擴展創作題材,以奔放無羈的手法描繪高山大川,將鮮明濃烈的色彩和個性化的表現筆法運用於紀念性的宏大構圖。《中華魂》等巨作的問世,為我們展開他繪畫創作的另一天地,看到這些畫的人,為畫家對恢弘的感情境界的探求給予充分讚譽。

《中華魂》的創作,標誌著周昌新藝術視野的擴展。在眷顧民風民俗的同時,他對不同地域的自然形貌和氣質,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他不是描繪地域名勝,而是滿懷興味地品鑒不同的自然性格,特別是在揣摩不同自然現象中包含的生命節律。他是自然的讚頌者,由於他在大自然面前始終保持著敬畏與摯愛,即使陶醉於“解衣磅薄”的創造豪情,依然“心與物化”。2007年的台灣寫生可以作為這種心態的例證,初次踏上寶島,那裏的山嶽、海洋、林木、花卉……使他畫興如潮。他不畏海風烈日,將畫架支在浪濤澎湃的海岸,雜花生樹的林中,盡情抒發自然激發的心靈顫動,將來自不同方面的各種規範、程式置諸腦後。正因為有這樣的創作心境,在他完成的數十幅作品裏,我們仿佛可以感受到烈日烤曬下的岩石、浪花和野草的氣息。

幾年來,周昌新從高寒雪原到亞熱帶雨林,大漠陽光,海洋風雲,各以不同的性情、姿態和表情呈現在畫家眼前,誠如前賢所咏:“萬物靜觀皆自得。”他將自己的心靈向自然敞開,便感知自然的脈搏跳動,寒來暑往,花開葉落,它們依循各自的生命韻律和生命節奏而暢然自得。周昌新懷著發現的驚喜,將他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匯集于筆端,於是我們得以欣賞那些自由無羈的筆致,它們仿佛與所表現的草木雲霞血脈相通。對自然的尊崇遠超對習規法度的尊崇,表現生命韻律的激動遠超對觀念、樣式的激動;這裡面也許包含著生澀或草率,但絕少無病呻吟的尷尬。這就是周昌新的藝術特色。

周昌新將他自己多年創作的感悟,歸結出“重彩油畫”之説,並採取實際行動,力圖推而廣之。有人認為“重彩油畫”所指欠明確,實際上“重彩油畫”的提出,不是做嚴格的學科定義,而是一種藝術理想,一種文化態度。這種理想的基礎是對中國文化生命活力的信心,是對中西藝術融會貫通的理想。其實踐方式是中國傳統重彩畫與西方現代油畫的融合與對接,即他所説“國畫為根,西畫為枝葉的東方油畫之樹”的栽培。他的理想境界不是取代現有的重彩畫和油畫,而是在重彩畫和油畫基礎上擇取它們可以融匯的素質,開拓新的藝術土壤。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