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骨灰捐贈者趙德情夫婦機場被截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7-09 17:48:04 | 文章來源: 美術同盟

  原定7月6日來京捐獻佳佳和琦琦全部骨灰的趙德琴夫婦,(先前已經捐獻了一小部分,後經他們自己的商量決定全部捐獻)在成都機場被一群不明身份的都江堰市民截住,他們反對用骨灰來塑造生命之花,質問趙德琴夫婦,舒勇為什麼要用骨灰做這朵花。認為這樣讓他們受到傷害,最終導致趙德琴夫婦無法正常登機而錯過了來北京捐獻的骨灰的事宜。當趙德琴打電話從機場告知情況後,我感到極度震驚,不可思議。首先我們拋開生命之花的意義不説,但是作為一個普通公民有權利在不違法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行為。趙德琴夫婦為了對在地震中遇難的雙胞胎女兒佳佳和琦琦思念,他們願意捐獻兩個女兒的骨灰來支援“生命之花”這件紀念汶川大地震作品的行為,完全是一個積極有意義而合法的行為,也是他們的自由,從法律上來説任何人以不正當的理由和行為干涉公民正常自由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有關“生命之花”之花的意義,其實在很多的主流媒體的報道中都已經有過正面報道,很多先前不理解人在看到報道和解釋之後,都認為生命之花是一件積極而有意義的作品,更多的人也認同趙德琴夫婦的這種行為,很多網友直接在網上留言説趙德琴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在這裡我也不想説的太多,也不想過多去指責這些反對者,也能理解他們的情緒,只是希望他們可以冷靜去想想趙德琴此舉的意義。為了便於理解和溝通,我再次將生命之花的創作初衷摘錄一部分發在這裡。

  一朵純白色的,美麗的驚人的花迎著狂風暴雨堅定的遙遠的站在我的腦海裏,任它風吹雨打,傲骨長存。此刻我猛然醒悟,這個形象就是圍繞汶川大地震,而産生的各種動人的力量和精神形成的憾人心肺淒美的“生命之花”。冥冥中我覺得我必須將它呈現出來。於是我決定創作“生命之花”的作品,用它獻給所有在地震中的死難者和倖存者,以及為地震作出貢獻的中國人民以及世界人民。

  作品形式

  收集死難者的骨灰,讓死難者家屬自願捐出死難者的骨灰,通過與各種技術人員的合作,用雕塑藝術的方式將收集來的骨灰變成一朵白色的美麗的花。並將它放置在水晶玻璃箱的中央。然後收集災區的殘磚瓦礫,將它們磨成灰,重新燒製成磚,用這些磚建成雕塑的基座,將所有的死難者的名字銘刻在雕塑的基座。作品完成後將它捐獻給國家歷史博物館或者汶川大地震紀念館。讓所有參觀作品的人在參觀作品時了解歷史,同時緬懷每位死難者。

  生命之花的意義

  1:用素雅的花來悼念死難者,表達對死難者的尊重。

  2:用花來表達全世界人民面對災難的大無畏精神。

  3:地震給災區的人民留下了無法抹去的陰影,災區的重建不僅僅是居住家園的重建,更是每個災區人民心靈家園的重建。我們希望災區人民在殘酷的現實中能夠面對美好的未來,花是美好和吉祥的象徵,用花來表達我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説明汶川人在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下一定能重建一個美好的汶川。

  4:用花來讚美生命的美麗。

  在汶川大地震的背景下,這朵“生命之花”將成為一朵美麗無比的花,更將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一朵永不凋零的生命之花。

  運用骨灰的意義

  我想很多人會質疑使用死難者的骨灰作為作品的材料,認為這是一件殘酷的事情,從而來反對和阻止這件作品的發生。如果我們可以冷靜的思考一下,實際上正是在這種淒美的殘酷中,讓我們有勇氣和無畏的精神去面臨真正的殘酷,並真正的去思考和戰勝未來。我想回避歷史的人永遠是一個弱者。

  1:運用死難者的骨灰,首先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向死難者致敬和悼念。通過藝術讓他們的生命在另一種方式中得到再生和永恒。

  2:骨灰轉換為生命之花,這是一種及至的轉換,可以讓我們對生命和自然有著全新的理解,並對生命和自然産生敬畏。同時真切的體會到生與死的轉換,感受到希望之光。

  3:若干年後,或許人們會逐漸淡忘這段歷史,然而死難者的骨灰可以以花為載體,靜靜的,淡淡的向我們重訴這段歷史,讓我們在刻骨銘心的體驗和淒美中,永遠銘記這次災難。

  4:死難者的骨灰讓我們無法回避真實帶給我們的震撼和警示。將骨灰用藝術的方式放在博物館裏讓死難者變的更有尊嚴。

  5:將死難者的骨灰融進花中,最直接的體現了花的傲骨氣節,這正好暗喻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困難堅韌不拔的傲骨氣節和精神。

  6:如果可以用這種方式處理全部的骨灰,這也是安置受難骨灰的最好和最具文化意義的方式,讓每一個死者都受到尊重,又為災區節省了各種資源。當然這也是一種新的文明的安葬方式。

  收集殘磚瓦礫的意義

  1:將所有死難者的名字銘刻在用殘磚作成的基座上,讓這段歷史變的可觸摸離我們的生活很近。也讓每個死難者不被歷史遺忘。

  2:面對殘磚瓦礫,讓我們直面現實創造美好未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近期展覽資訊
· [專稿] 2008中國後生代油畫作品展
· [專稿] “北京008”秦玉芬藝術計劃
· [專稿] 英國當代藝術展
· [專稿] 袁順0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