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在紐約論中國水墨畫美學體系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6-02 16:17:21 | 文章來源: 美術同盟

    由(美國)中國現代藝術學會主辦,美國亞洲協會藝術博物館、美國多元文化集團等協辦的“中國水墨畫美學體系國際藝術研討會”,5月17日至18日在紐約亞洲協會藝術博物館舉行。毫無疑問,在美國論中國水墨畫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因為語境的不同,因為參與者的文化立場以及認識中國水墨畫藝術的深度的差異,對於水墨畫美學體系的論述不僅會有不同的角度,甚至會有截然相反的結論。可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以國家文化支撐的藝術形式,能夠在域外受到關注,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學者的眼球並身體力行地去研究,這是一個國家在輸出文化和輸出價值觀方面表現國家實力強弱的標誌。因此,本次會議在當下的國際形勢下所表現出來的不同以往的意義,是值得關注的。

    會議分專題演講和主題演講兩部分。主題演講分四個方面——中國水墨文化源流傳統多元表述和現代多元發展的關聯;中國現代水墨語言的審美探索;中國水墨畫美學體系與現代解讀。與國內相似主題的會議不同的是,與會者沒有專注于一些概念的辨析,也沒有糾纏于一些理論形態的認識差異,而是各自表述,反映出各自所關注和選擇的一個方面。可是,當人們將這些方方面面串聯起來的時候,一個與時代相關的中國水墨畫藝術的諸多理論問題則呈現出了當代認識的豐富性。西安美院程徵教授的《中國墨線之源》、王寧宇教授的《從丹青到水墨》、四川大學林木教授的《水墨藝術之中華文化淵源》、中國現代藝術學會吳毅會長的《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審美意識》、荷蘭萊頓大學弗蘭博士的《19世紀末法國和20世紀初中國藝術中自然的現代化》,這些史的角度所説明的都是與當代相關的一些問題。所以,哈佛大學汪悅進教授提出綱舉目張,何以為綱,他認為“西方在選擇取捨中國當代藝術時,總是要在異體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這正是當代水墨畫受冷落的原因。因此,中國藝術研究院水天中研究員提出了從精神上和形式上尋找突破點,“重振寫意的原初精神”。

    廣東美術館王璜生館長將傳統作為“文本”來解讀,中國藝術研究院郎紹君研究員論述了“中國畫的自覺意識”,台灣學者羅青教授以詩意品讀中國水墨傳統,潘襎教授以台灣四家為個案詳解其水墨表現。美國加州大學石慢教授側重於“中國海外畫家中的現代主義者和他們使用的媒材”,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沈揆一教授所論述的“當代藝術中水墨的實踐與困境”,以及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中國美術科盛昊主任的“十位當代畫家的回應”,都關係到當代中國水墨畫發展中的問題。在中國水墨新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水墨畫藝術面臨著史無前例的更大空間的選擇範圍,人們對於中國水墨畫藝術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期許,所以,當廈門大學洪惠鎮教授提出“傳統中國畫是對生命有益的一門藝術”,“修身養性關乎生命最核心的內在價值”時,就有聽眾當場作打油詩——“傳統誠可貴,創新價更高,若為養生故,兩者皆可拋。”——這就是一個最簡單而又能夠説明問題的選擇。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谷歌馬賽克
· [專稿] 牟林童個展
· [專稿]盡我所能,重建希望活動現場
· [專稿] 身體·想像·生存空間
· [專稿]“宇宙”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