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敏君 《舉起手,不許動》 2004年作 北京保利2007秋拍品 成交價:896萬元
劉小東 《傍晚的火》中國嘉德2007秋拍品 成交價:616萬元
新華網專稿:中國的當代藝術品市場現在炙手可熱,但圈外人根本不知道過去幾年來藝術圈內進行炒作的骯髒手段。靠著大量的資金,藝術家、投機分子、中間商和評論家們想盡了各種辦法來創造需求。美國《福布斯》雙週刊7日就此刊登一篇署名文章,題為《灌進去,倒出來》,要點如下:
藝術家們批量生産畫作,拍賣行與藝術家和交易商合作抬高價格,藝術家還花錢買好評、搞展覽來抬高名氣。假如被這樣炒賣的是垃圾股票的話,那所有這些活動都會被扣上操縱市場的罪名。但在藝術圈裏,這就是正常的買賣。有沒有法律禁止畫家競標自己的作品以營造需求氛圍呢?沒有。
北京一家藝術品拍賣公司的藝術總監梁長勝(音)説,打造一位當紅藝術家就像是"白癡的遊戲"。"首先讓評論家給他寫文章,然後組織展覽介紹他的作品(這些當然都是要付錢的),接下來把作品拿去拍賣,可以自己出高價把它買回來,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公眾定個價格榜樣。當然,如果有其他人參與競標的話就更好了"。
在藝術品市場這些做法並不新鮮。圈內人士指出,在西方,一些畫廊有時會在拍賣會上買下自己客戶的作品以"保護價格",像索思比拍賣行和克裏斯蒂拍賣行等都會擔保最低售價。不過中國的操作者顯然在西方的做法之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揮。
北京一家畫廊的老闆程新東(音)説:"在我看來,中國現在沒有真正的藝術評論家。他們寫文章都是在與藝術家合作--那不是真正的評論,只是誇大其詞……這樣藝術家就可以給自己的作品開更高的價格。"
對於梁長勝所説的藝術家競標自己作品的情況,一些畫家、交易商和其他拍賣行的職員都承認這種事確有發生,但同時又強調自己從沒這樣做過。
雖然中國的藝術品價格在節節攀升,但這種情況能持續下去嗎?許多圈內人表示,只要人們別過多地討論內幕,藝術品的價格還是會繼續上漲的。
"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發展,而不是更多的抨擊,"梁説:"否則整個市場就會毀於一旦。"
這倒是個合理的警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