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藝術品作為心靈的産物、大眾的精神食糧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藝術成了時尚的代名,更多的藝術家將目光轉移到怎樣抬高自己的畫價和提升自己的身價。“家”這個詞也變得如此的廉價。“某某傑出畫家、雕塑家、理論家……”充斥在各種招貼、報刊、雜誌、銀幕上,媒體如洪水一樣包圍著的畫家,人們被這種導向吸引著往返于各展覽、畫廊,更多地人是為了趕時髦,提升自己的“品味”,真正懂藝術的到底有幾人?從展廳出來留下的僅有手頭的報紙或幾張宣傳圖片,對於陶冶藝術情操就更不用説了。人們被這些潮流衝擊著、包圍著。“家”到底是個什麼概念?他們因什麼而成為家?這些都成為困惑。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行為藝術等等當代藝術形態越來越讓人費解了……畫家把外界的驚呼和詫異當成了讚美而更加瘋狂的愛上了這種表現形式。今天的藝術已經衝破了傳統慣例的束縛,以一種更新的姿態滿足大眾多元化需要,綻現出一副“百花齊放”的局面,創新被稱頌,個性被標榜。收藏熱的興盛,畫價的浮動更讓人難以捉摸,畫家的作品會成倍的增加甚至被拍賣成天價。那麼畫價究竟掌握在誰的手中?畫價飆升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
一件好的作品往往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畫家是創作的主體,是作品的直接創造者,畫家的個人素養是影響藝術品價值的重要因素。畫家所處的環境也必然影響藝術家的創作,畫家總是脫離不了社會,他的生活、經歷、思想和藝術表現往往被打上了時代的印記。從美術發展史來看,那些從現實生活入手,深刻了解社會、體現時代精神、藝術追求和時代審美特點的藝術品其作者往往成為那個時代的代表和領袖,總領一種風格,影響一代潮流。因為他們間接的紀錄了當時的真實,描繪了自己的心靈歷程,或痛苦徘徊或孤獨苦惱……但有歷史的積澱的東西總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對畫家來説,創造出能摸準時代脈搏,緊扣時代腳步並融入時代靈魂的作品往往使其成為這一時代的代言人,這樣具有充實內容的作品更容易積澱成為永恒。就像好的電視需要觀眾,一本書要擁有讀者一樣,畫作也需要欣賞者的支援。畫家是特殊的勞動者,畫家需要深入生活,敏銳的觀察、體驗、認識、理解生活。只有一個人欣賞的作品不是有價值的藝術品。
畫家從事專門的藝術創作他的藝術造詣往往超出一般的觀眾,不同的畫家對藝術的領悟也不一樣,這樣有些作品可能暫時不能被接受和理解,但總會或多或少的贏得一些觀眾,因此畫家和觀眾便有了不同的層次。“彌高之音,和者必寡”,有價值的作品是歷史和美好的沉澱,而嘩眾取寵的作品只能曇花一現。一件作品是否具有價值需要畫家在創作過程中對主題的把握、對選題的理解、對表達方法的採用及工具材料等都要有獨到的見解,要不斷的錘鍊自己的專業素養,深入生活,真誠的表達自己的藝術意志,忠於自己的感受。照搬只會是重復而沒有超越。藝術家要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感受別人不曾發現的藝術構思並從生活體驗和文化積累中汲取營養,既發揮個性又能博採眾長。一個有創造力的藝畫家創造的作品才談得上有價值。
但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很混亂,畫家的職位,威望及藝術經歷往往成為影響畫價的因素。甚至超過了作品本身所蘊含的藝術價值。這是在中國收藏界出現的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職位的高低、是否辦過有影響的展覽,在雜誌上發表過作品或者文章,有沒有知名的評論家的吹捧……這些外在的因素成為影響畫家畫價高低的“重要”因素。 在國外,作品一般先經過畫廊再進入拍賣;在中國拍賣公司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由於缺少中間的鑒定環節,市場上經常出現贗品,更讓人難以捉摸的是面對同樣的名家畫作,藝術家的後人説:無一真品;藝術家的學生説:假得離譜;然而書畫鑒定專家卻説:一流佳作!這絕非戲劇,而是存在著的事實。
1995年,一位收藏者以111萬元購入張大千的《倣石溪山水圖》,經鑒定大家謝稚柳認定為真跡,然而後來北京書畫鑒定權威徐邦達和史樹青卻認定是偽作———南北書畫鑒定界的分歧因之首次浮出水面。 10年過去了,那場曾經硝煙四起的爭論至今仍未平息。今年3月,在珠海舉辦的“黎雄才、關山月作品展”遭到畫家後人“無一真品”的質疑,然而後來經史樹青、薛永年等鑒定後卻認為是真跡。
隨著名家書畫價格的持續走高,類似偷梁換柱的手法已經屢見不鮮,而包括了臨摹、題款、做印章、裝裱等各道工序的惡意造假也被多次披露。對於近現代書畫的爭議也層出不窮,甚至達到對簿公堂的地步,但最終對真假有定論的極少,多數官司不了了之。“現在市場上對書畫的需求量很大,但真畫畢竟有限,”一位藏家説,“同時也有人想把書畫作為禮物贈送,真畫買不起,便刻意去買一些假畫,這些不正之風引發的市場需求使得假畫還有相當空間。” 現在市場所論的只是書畫名頭和價格,收藏中忽視了最重要的藝術成就。正是因為趨利嚴重,使得大量資金和外行進入這個市場,才使得作假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大。作品是否是贗品也成了畫價高低的尺規。贗品價格低廉而一旦被定為真跡,畫價就會千百倍的飆升。 市場上存在一批投機取巧之人,他們利用各種手段炒作畫價。例如某中年畫家畫品一般,卻在某拍賣會上以超高價成交,業內人士不會瞠目結舌,因為他們知道,這價錢多半是“對倒”出來的,甚至很可能是他因為某種需要送給別人,再花錢把自己的畫拍回來的,這樣,別人既名正言順拿到了現錢,他自己又拍出了一個好身價。 又有人手上有張畫,在甲地自己“對倒”拍出高價,其實是自己收進,再到乙地繼續拍,果然拍出滿意價格。 還有一些家在自己家鄉能拍出高價,但在異地則往往因為受眾群問題而價格走低。獲利高手利用地區差異跑差價,外地拍來低價位,跑到藝術家家鄉則高價成交,頗有點像當年楊百萬到異地買國債的模樣。 一場拍賣會參與者有限,一張作品往往拍賣過程僅僅十幾秒鐘,幾百張作品總有被市場遺漏者,如果事先做好功課,瞄準起拍價比較低的作品(不少作品因為要吸引人氣,往往標出較低起拍價),萬一沒有人舉牌,此時果斷一舉,往往能撿到漏,這是所有收藏愛好者的幸事。但這樣的好事,還是得具備專業的眼光、良好的市場判斷力以及持續火熱的市場行情,才有可能是一件幸事,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講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畫家在參與拍賣中往往受買主口味的制約,畫廊老闆、買商……通常和藝術批評家、策劃人聯繫密切,但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還是經得起歷史的考驗。看畫家的藝術創造是不是有想法,有自己的創意,更大一點説就是要看看畫家的風格和格調是否打破常規、對當時的繪畫有沒有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