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女負水(油畫) 1946 年吳作人
文/尚 輝
雪域高原的佛教美術
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廣人稀,藏族等各個民族頑強地生存在這茫茫的雪域高原。惡劣的氣候條件和特殊的地理環境,歷練了他們堅毅勇敢、真誠樸實的性格,也形成了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和供奉自然的天人關係。
昌都卡若遺址出土彩陶上的彩繪刻畫,是遠古居民藝術創作的萌芽。散見於青藏高原各地的岩畫,反映了藏族先民苯教原始信仰的盛行。從7世紀至9世紀的吐蕃時期,佛教從唐朝中原地區和南亞兩條路線傳入吐蕃,佛教壁畫與彩塑迅速成為宣傳佛教本義的重要載體,美術與宗教結合得到發展。
以1247年薩迦派統治全藏為標誌,佛教寺院制度迅速在西藏建立起來,促進了佛教壁畫與彩塑的盛行,從而使佛教藝術廣泛地融入西藏的各個社會階層。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這一時期採用北宋中原宣和裝裱樣式的唐卡已臻成熟,出現了一批畫藝精湛的唐卡繪畫。
14至16世紀,以格魯派的形成及其與衛藏噶舉派的對立為標誌,西藏藝術迎來了成熟時期。這一時期隨著佛教寺院僧團的迅猛擴充,佛教的各種流派開始形成並在各地鞏固了各自的勢力,從而也形成了各具面目的佛教美術流派。
17至19世紀,西藏地方與清朝中央政府聯繫日趨密切,康巴、安多地區與漢地融合程度更高。這一時期藏族宗教美術由成熟走向鼎盛,佛教美術的世俗化也更為深入,以佛傳和故事以及歷史人物事跡為主的故事畫開始流行,一些世俗題材的壁畫和唐卡風格多樣、流派紛呈,僧俗畫師隊伍也不斷擴大,漢藏繪畫風格之間也聯繫得更加密切。
從宗教美術走向世俗美術
民族文化融合促進了藏族宗教美術的發展,也促使藏族宗教美術向世俗美術的轉化。具有現代意義的藏族繪畫肇始於20世紀上半葉,以學者兼畫家更頓群培的藝術活動為標誌,拉開了藏族美術表現現實生活的現代美術帷幕。20世紀以來,內地畫家不斷走進雪域高原那一片神奇的山川,開始描繪日常生活中的藏族人民形象,並從人性的角度揭露封建農奴的悲慘生活,表現藏族社會在數十年間跨越的幾種社會形態以及由此而帶來的藏族人文精神的變遷。
抗日戰爭促使沿海與中原的文化力量向西南轉移,美術家、美術社團和美術學校一時之間從東部遷向西南、西北。就當時藝術家的主體精神而言,伴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雲集于西部的藝術家更加關注現實,他們紛紛走出畫室,深入到邊區與少數民族地區,由此開啟了20世紀40年代中國美術的西部之旅。孫宗慰、韓樂然、吳作人等是最早開始在美術作品中表現青藏高原的油畫家,為中國現代美術史留下了最早的藏族人文形象。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伴隨著西藏解放和民主改革,內地美術家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組織下開始陸續走進青藏高原,形成了新中國美術史上第一次藏族題材美術創作的高潮。受條件制約,當時美術家進藏的主要途徑有:一是作為軍人隨軍進藏;二是作為工作人員赴藏工作;三是作為藝術家赴藏慰問;四是作為美術家赴藏旅行寫生;五是作為高等美術教育的創作教學實踐赴藏考察。20世紀50至60年代藏族題材美術作品,主要著眼于反映新中國建立後西藏社會生活的重大變化與歷史事件,如民族團結、康藏公路、生産建設、民主改革等主題。作為西藏解放與民主改革的親歷者與見證人,他們用飽蘸激情的畫筆描繪了新西藏的社會變化,表現了藏族人民對於新生活的積極參與和對於新的社會制度的滿懷信心。
藏族人性精神的表現
新時期對於藝術的重建,首先表現在對現實生活的尊重與真實生活感的表現上。20世紀80年代初對於藏族風情的描繪引發了全國美術創作的“西藏熱”,這是新中國美術史上第二次藏族題材美術創作的高潮,和20世紀50至60年代美術家有組織的進藏方式不同,20世紀80年代,所有的青年美術家都把西藏作為自己藝術朝聖的地方。那些描繪藏族日常生活的作品,具有淳樸的鄉土氣息,是整個社會審美意識的覺醒與藝術審美性創作的時代需求。和20世紀50至60年代表現高原生活那種紀實與抒情的審美視角不同,新時期藏族題材的美術創作,一方面是通過對雪域高原人跡罕至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描繪,給剛剛從“文革”劫難中復蘇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與審美的洗滌;另一方面則是探尋藏族人民原始生活狀態中所蘊涵的天人關係。當代美術家對於雪域藏族人民的表現,更體現出一種平視性的審美視角,它改變了以往歷史上表現藏族人民形象時難以避免的仰望或俯視的角度,也克服了從“他者”目光獵奇式的描繪,而著眼于對藏族當代世俗化的人性精神的揭示與凸顯。
價值與影響
西藏的和平解放尤其是民主改革,為藏族美術與藏族題材美術的發展帶來新的歷史契機。1959年後,西藏與內地在美術方面的交流與聯繫不斷加強與密切。一方面,西藏自治區政府不斷選送藏族學員到內地學習美術,並在西藏諸多高等院校創設美術院係,培養西藏本土的美術人才;另一方面則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陸續進藏的內地美術工作者從事美術組織與教育工作,成為西藏美術工作與美術創作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藏族題材當代美術既包括西藏本地美術家創作的美術作品,也涵蓋了中國其他省區美術家創作的以藏族為題材的美術作品。就西藏本土當代美術家而言,他們大多都曾有過系統的現代美術教育的求學經歷,他們的美術創作,一方面受著藏族傳統美術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嘗試著將這種傳統融入現代美術的形態中,尤其是將西藏唐卡繪畫和中國畫材質相融合併在棉布或亞麻布上進行創作而形成的“布畫”,已成為藏族當代美術一種獨特的繪畫種類。毫無疑問,當代西藏畫家是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的重要創作群體,他們從佛教美術中擷取有益的養分,並融入現代主義的視覺元素及對於西藏現實社會的生活感悟,從而形成獨具面目的藏族畫派。
中國其他省區美術家創作的以藏族為題材的美術作品,是中國現當代美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擴大了中國現當代美術的審美領域,而且一些作品已成為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不可或缺的經典名作。事實證明,藏族題材美術的審美意蘊,豐富了中國現當代美術的審美版圖,改變了中國傳統主流美術偏重文人意趣與文人體系的格局。
在某種意義上,藏族美術與藏族題材美術的興起與發展,是中華民族相互團結與相互融合的文化結晶與藝術時代特徵的凝固。20世紀以來,因不同時代的思想觀念而形成的藏族題材美術作品,不僅是這些時代美術人文思想的典範,而且也繪就了一部藏族區域百年來社會發展變革的形象史。許多讀者首先是從表現藏族題材的這些藝術圖像中來認識或想像西部民族生活的,雪域高原百年來的社會巨變、藏族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精神風貌的變遷,都在各個時期的美術圖像中得到最生動的塑造與呈現。充滿著想象與神秘的雪域高原為我們提供了歷史沉思的廣闊空間,藏族人民在與自然的抗爭與和諧共存中表現出的生命意志與生存智慧,還將給予我們更多的精神啟迪,還將繼續對中國美術的發展與演進産生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