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悶》 淡彩·紙本,約50×41 cm,作于1939年或1941年,佚失
龐薰琹作畫時,1984年
《美人蕉》 油畫·畫布,49.5×60.5 cm,1972年作于北京,原作藏于中國美術館
龐薰琹在我國享有“前衛藝術之父”和“中國近現代藝術巨匠”的美譽,他19歲留學法國,在世界藝術中心的巴黎接受前衛藝術的熏陶,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功底。為了給自己的藝術創作注入中華文化的精髓,龐薰琹放棄巴黎的優厚待遇,回到戰亂中的祖國。之後,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自己熱愛的藝術事業,不僅一直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並且在油畫、水彩,圖案和裝飾藝術設計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
龐薰琹長女龐濤,繼承了父親的藝術理想,也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談起父親,龐濤尤其敬佩他獨立的人格和具有國際視野的藝術創作。留學法國時,一位非常有名的資深藝評人對龐薰琹産生了重要影響,這位藝評人了解到年輕的龐薰琹對自己國家悠久的歷史文化了解的並不多,於是建議他回到祖國,才能真正發展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當時父親本來準備開一個畫展,聽了這位老人的話就決定回國。在巴黎的許多創作在走之前都毀掉了,也有一些送人了。走的時候別人對他説,你是畫畫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巴黎更適合畫家棲居。那時巴黎是世界美術的中心,聚集了大批知名藝術家,美術運動火熱,藝術氛圍非常活躍。”
龐薰琹沒有猶豫,他回到上海——當時中國最開放的地方,但就藝術發展而言還是和巴黎相差甚遠。龐家世代書香,家學淵博,聽説龐薰琹要鑽研中國文化以促進藝術創作,他的父親特意找出歷代畫論著作給他讀。他還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個與世界同步同規格的現代油畫藝術團體“決瀾社”,發表著名的《決瀾社宣言》,並連續四年每年舉行一次畫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