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鄧老師您好,今天在錦裏看到您的這個展覽,覺得特別有意思。當初你是怎麼樣想到把你的作品放到這樣一個完全露天的空間裏面來展的呢?
鄧先志:當時是錦裏準備做藝術活動,他們找到我,我先過來看了一下。如果説架上繪畫很不好陳列,就考慮要做裝置。做裝置的話,繪畫還是做一些補充,就放到了外面,也是一種新的嘗試。
記者:當時有沒有考慮到最近成都天氣變化特別大的原因?
鄧先志:考慮了。如果下雨繪畫就不放出來,因為我們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很多不可預測的東西,不知道怎麼弄。
記者:把您的作品放到這樣一個場地裏面,對您藝術作品的展示會有一種什麼樣獨特的意義嗎?
鄧先志:一個是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如果在畫廊、美術館展覽好多普通的民眾不一定能夠看到。在這種環境下做這個作品本身是一個挑戰,因為一個古典的東西,一個園林裏邊,非常複雜地環境,做裝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不過現在呈現出來還是比較滿意的事情,大家都比較滿意。
記者:那麼您覺得這種藝術的陳列方式將來會慢慢地被擴展開來嗎?
鄧先志:可以。去年在一個展覽上,做了一個裝置,基本上就是一年的時間。想明年還有一個比較大的裝置,有機會再呈現出來。基本上它的語言方式,都是我繪畫上有的那種東西。
記者:剛才跟您聊天的時候,您有談到,這是您的第一次個展,您心裏邊是一個什麼樣的感受?
鄧先志:當然還是很高興。以一種很獨特的方式呈現出來,很具有實驗性。
記者:這個跟其他藝術家的差別很大。大家都知道您同時也是一位醫生,作為藝術家和醫生這種雙重身份,您在角色轉換過程當中是怎麼樣的一個情形呢?
鄧先志:做到一種內心的平衡,在盡力做好本職工作的時候,也不違背自己藝術上的追求。
記者:可不可以給我們簡單地談一下,你今天展出的作品想表達一些什麼?尤其是您的裝置作品,您以前都不怎麼做裝置的,而且做的不是這種類型的作品,現在這種類型的作品,您是要表達一些什麼東西?
鄧先志:還是我繪畫裏面延續的,前言裏面也有,就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想超越那種物質對於自己肉體,對精神的那種舒服,一種宗教的感覺。就目前這兩天布展的情況來看,還是很容易被誤讀的。這種藝術對大眾也是一個很好的事情,他們有一個接受的過程。不光是圈內的人,還有遊客,各方面的人都有。開始展覽之前,有一個遊客跟我聊了半天,是從北京來的一個人。
記者:那麼您接下來在藝術創作上有什麼打算?
鄧先志:明年還會有一個比較大型的裝置。
記者:在什麼地方展?
鄧先志:還不知道,也是一個比較粗略的想法,地方不確定,作品也沒有完全確定下來,反正就是有計劃地在做。架上繪畫還會繼續。
記者:您覺得今天這個展覽會收到一些什麼樣的成效?
鄧先志:應該還是比較好,你看了覺得怎麼樣?
記者: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特別多的人來關注,基本上很多人都走到這兒來,慢慢地仔細在看。這對藝術家個人來説,對藝術行業都是嘗試。
鄧先志:都是一種嘗試。今天還有一個記者問我説:以後會不會嘗試做公眾藝術?我説:其實公眾藝術什麼都是互相的。
記者:謝謝鄧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