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畫經過一百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績,其中上世紀70年代末崛起于西南重慶的四川美術學院更是異軍突起,涌現出在國內頗有影響的多位大家,幾乎佔據了現代中國油畫界的半壁江山。近年來,立足於傳承發展的四川美術學院以創新的姿態又一次在中國藝術界顯露鋒芒。2007年6月30至8月20日舉辦的《1976-2006鄉土現代性到都市烏托邦:“四川畫派”學術回顧展》,全面展示和總結了川美油畫三十年中的創作成就。
《1976-2006鄉土現代性到城市烏托邦:“四川畫派”學術回顧展》6月30日至8月20在北京展出。羅中立、張曉剛、葉永青、鐘飆等87位藝術家的130余幅作品參展。
20世紀80年代初,四川油畫(主要以四川美院的藝術家為代表)在“傷痕”和“鄉土”時期出現了一批影響中國畫壇的藝術家,由於他們藝術風格和精神內涵的某種相似性被理念界統稱為“四川畫派”。四川油畫領域曾出現過兩個創作高峰,一個便是“四川畫派”時期,時間大致是在1979年到1984年間,以高小華、程叢林、何多苓、羅中立等為代表,創作了《為什麼》、《1968年X月X日·雪》、《春風已經甦醒》、《父親》等一批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另一個高峰大致從1993年開始,在其後的五六年時間裏,四川美院出現了一種與“傷痕”、“鄉土”迥然不同的創作模式,這主要以“中國經驗展”和“陌生情景展”為標誌,以張曉剛、葉永青、忻海洲、鐘飆等藝術家開始注重作品對本土文化“中國經驗”的表達,以及對都市文化和個人生存體驗的“陌生”化表現。如果説,20世紀80年代初四川美院的創作主要圍繞著農村的現代化和“鄉土文化的現代性”展開的話,那麼20世紀90年代的創作則向“都市化”和對“都市人格”的表現方向拓展。如果説,20世紀80年代初的鄉土繪畫離不開地域文化的滋養的話,那麼20世紀90年代的創作則置身與一個全球化的現代都市語境中。儘管90年代以後的四川油畫在藝術風格、文化取向、意義表現等諸多方面已不同於80年代初的“四川畫派”,但其內在的發展脈絡卻是一致的。同樣,從文革結束後,如果要從四川新時期油畫創作中找一個起點的話,那無疑便是“四川畫派”時期的鄉土繪畫了。
當然,“四川畫派”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它進入了藝術史,而是它形成了自身的人文傳統:立足現實,關注社會,敏感當代文化的發展傾向,注重藝術的個體實驗和前衛精神,將藝術的道義感、責任感放在首位。不管是早期的“傷痕美術”、“野草畫會”、“鄉土繪畫”、“新具象”、“西南藝術研究群體”,還是90年代以來的代表性展覽,如“中國經驗”、“陌生情景”、“都市人格”等,四川油畫都能緊隨中國社會從“鄉土中國”到“現代化中國”到“國際化中國”的發展進程,並以藝術創作來言説和思考當下的社會、文化問題。儘管90年代以來的四川油畫在藝術風格、文化觀念、表達模式等諸多方面都與80年代的“鄉土繪畫”拉開了距離,但其內在的脈絡卻是一致的,都密切地圍繞著文化的地域性、現代性和當代性展開。總體而言,一方面,四川的藝術總與西南的生存經驗和文化傳統密切相聯,具有濃郁的人文意識和人道主義的關懷。另一方面,四川的藝術家敏感現實,強調自我體驗,注重個性表達,其作品都與當代社會、文化境遇休戚相關。同時,大約在2000以後,隨著四川年輕一代藝術家逐漸走向成熟,四川油畫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顯然,不管是從一個群體、一種現象,還是從藝術運動、美術思潮的角度入手,四川油畫都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為了較為全面的呈現四川油畫過去30年間的發展脈絡,梳理四川油畫在各個時期出現的藝術現象,展覽分為了十個專題。各個專題將是一個個典型的個案,通過對“四川畫派”傳承、發展、超越過程地梳理和研究,去探討地域性與國際性、本土性與現代性、當代性的關係。另一方面,“四川畫派”的內部發展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文革後現代藝術如何立足於中國的文化現實,建構一種本土化的藝術發展之路的。
專題一 文革後美術:文化復蘇與時代轉型(1976-1979)
在新時期推動四川油畫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四川美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1977年恢復高考,四川美院招收了大量學生,羅中立、高小華、程叢林、何多苓、王川、王亥等77級、78級學生成為其後“傷痕美術”和“四川畫派”的主將。在逐步走向正規化的同時,美院在教學、創作、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專題二 傷痕美術:反思文革與思想解放(1979-1981)
1978年至1979年的政治改革,為思想解放、反思歷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歷史機遇。以高小華、程叢林為代表的“傷痕美術”表徵著新的歷史時期的來臨,這種帶有強烈批判意識和傷感情緒的創作,標誌著不同於文革美術創作模式的形成。“傷痕”美術先後呈現出兩種創作狀態,一類是以高小華、程叢林為代表的“反思文革”,另一類是以王川、何多苓為代表的“知青題材”。前者重在於反思“文革”,還原歷史的真實,呼喚人道主義的精神;後者強化個人視角,忠於自我的內心體驗,言説知青時代的“集體記憶”。值得一提的是,“知青題材”是四川“傷痕”美術向“鄉土”繪畫轉變過程中的關鍵一步,從“反思”到“憂傷”,再轉向對樸質鄉土生活的歌頌,表明瞭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社會的歷史變遷和對文化現代性的追求。
專題三 野草畫展:重慶自發的民間現代藝術展(1980)
在“傷痕”和“鄉土”崛起之際,“野草畫會”作為重慶首次自發性的民間現代藝術組織,打破了僵化、教條的傳統藝術動作機制,成為新時期四川藝術的轉捩點。
1980年,“野草畫展”在重慶沙坪壩公園舉行了第一次展覽,參展者主要為四川美術學院的師生及重慶地區的藝術家和美術工作者,這些作品流露出的強烈的批判意識和真誠的情感表現不僅引起了觀眾的情感共鳴,也受到當時《美術》雜誌的關注。1981年“野草畫會”正式成立,首批會員有80余人。
由於各種原因,“野草畫會”于1982年底解散,但它對四川藝術家産生的影響卻是潛移默化的。更為重要的是,“野草”體現出一種藝術和文化上的前衛性,並成為推動四川現代藝術向前發展的動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