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院院長許江昨日就當代藝術熱點問題接受晨報記者電話專訪,作為當代學院畫家中最積極的新媒體實驗者、當代“國際藝壇最具影響力的100位人士”之一,許江談到當前經濟形勢下的當代藝術市場可謂“百感交集”。他首先希望危機能夠快一點過去,同時他強調,藝術家不要只是為了畫廊需要去創作,對於商界、藝術經紀人來説也同樣,首先要喜歡藝術,過分的投機行為,必然要付出代價。
金融危機對我個人沒有影響
藝術家應回到畫室甘於寂寞地畫畫
以前總是聽許江評論別人的畫,這一次,因為“被拯救的葵園:許江新作展”將於4月3日在上海美術館展出,許江難得談到自己作品的“行情”,他説由於長期在學院從事藝術積累,沒有固定的畫廊,賣畫也不多,所以金融危機對他個人沒有什麼影響。但是,經濟環境對整個美術界、拍賣界和收藏界來説是有一定影響的,他希望危機快一點過去,同時他認為,前一階段出現的當代藝術天價現象,的確有虛假炒作成分,而危機正可以把泡沫澄清。希望藝術家不要只是為了畫廊去創作,要安靜地回到畫室,甘於寂寞地來畫畫。他説,其實真正為藝術而創作是個很快活的事情,你要靠它發大財當然不容易,那麼多搞藝術的人,發大財的又有幾個呢,只是很少的幾個人。
當代藝術有一系列問題,也有活力
過分投機要付出代價
有人説當代藝術魚龍混雜,如今投資者更是格外謹慎。許江直言:“什麼不是魚龍混雜呢?傳統書畫也是魚龍混雜,攝影也魚龍混雜……當代藝術本身有一系列問題,但也有活力。它更加切入當代生活,面對今天全球根本問題展開思考,其中有些很好的作品。也有一些大眾不太了解,不太看得懂的作品,但是慢慢會被認識,被接受。油畫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也是不被人認識的,石濤的作品當時也不被理解,很多偉大的藝術家活著的時候都不被大眾理解。有人説,現在當代藝術高價位沒有了,這個市場好像垮下來了,這都是因為當代藝術在中國沒有草根市場。許江認為,用大眾需求來指責藝術創作是值得商榷的。他希望藝術大眾能夠多了解美術史,提高審美水準,另一方面藝術家也要思考如何面對生活去創作,兩方面用功可能更好一些。而作為藝術收藏者,首先要喜歡藝術,堅定自己的收藏走向,過分的投機當然要付出代價。
從“觀念”回歸“繪畫”
談作品百感交集
許江被稱為思想型畫家,他即將舉行的展覽是他繼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個展之後的又一次大型綜合性展覽。許江在德國研學時,曾做過“弈棋”系列的裝置,後來他放棄了跨媒體的實驗,重新回到他稱為“架上畫”的繪畫領域,范迪安認為這是他在“新媒體圖像技術迅疾發展,傳統的繪畫形態漸成危機”這種兩極分立態勢下的清醒選擇。許江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再次強調了他從觀念到繪畫的回歸,觀念是哲學和文學都可以表達的東西,並非繪畫的長項,而繪畫的使命是使看不到的東西得以呈現。在展覽中,許江將在上海美術館遍植葵林,屆時,美術館門口將豎起長12米、高達5米的銅雕葵花林,體量頗大,同時,他還要在水面上點燃大片蠟制的蓮花,從視覺上帶給觀眾最直觀的震撼。
許江的朋友,作家余華感慨,
當《被拯救的葵園》在上海美術館展出時,“我在紐約……我會想像上海美術館裏的衝擊感,比我在許江畫室裏的感受強烈得多”,余華還特別為此撰文——《向日葵們百感交集》。也許,當觀眾走進這些巨型的葵花林時,也和這些作品一樣“百感交集”。這的確是一個讓人百感交集的時刻,而展覽之外,許江正和幾個畫家聯合創作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油畫,他説,南京也是個讓他“百感交集”的地方。
晨報記者 常芬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熱點
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