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13年廣東藝考拉開帷幕。相關數據顯示,廣東藝術類持續升溫,報考人數達5.6萬人,再創新高。但由於報考人數增加,學位無相應增加,考藝術類專業術科錄取率已經低於普通類。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不少學生選擇出國讀藝術教育,而新加坡是廣東學生熱選的目的國之一。
新加坡與國內藝術教育的差別在哪?留學生求藝之路會遭遇哪些不適應症?記者連線了多名在新加坡求學的藝術類專業學生。
教學差異:從理論到實踐,還是從實踐到理論?
在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舉行的校園開放日上,記者遇到了在該校留學的大三學生李曄茜。她曾在廣州美術學院學習過一年,後來才轉赴新加坡留學,對於兩所學校在藝術教育教學方法上的差異,她略有心得。
“在廣美,老師講授的是一些理論知識,直接告訴你什麼是點線面,從理論到實踐;但在拉薩爾,則是從實踐到理論。我們的第一堂課也是上點線面的知識,但老師會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臉,等學生上交了作業,老師再結合案例給出理論的分析和指導。”
燁茜還告訴記者,在國內上課,老師會提供很多現成的教材,但在拉薩爾,學生上課沒有教材,甚至連上課用到的一些材料和工具都要自己去買,每個同學的宿舍都有一個“百寶箱”,“一開始我們覺得學校真會省錢,但後來我們才發現,其實學校是在幫我們進行工作前的演習。經過這樣的訓練,我們工作後完全可以迅速上手。”
畢業于南洋理工大學室內設計專業的鄭文輝的觀點與燁茜相近。他告訴記者,新加坡高校教育很注重實踐出真知,“對於一個課題,老師只會把方向給你,至於怎麼去找答案,需要自己解決。據我所知,國內的藝術教育是先理論,後實踐,一切都有理論指導。我認為,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教學方式培養出的學生更能滿足企業、公司的需要。”
不適應症:一定要先過好語言關
留學在外雖然可以體驗到更生動更人性化的藝術教育,但同時也要承受漂泊異鄉的孤獨。
“印象中,新加坡是一個花園城市,但到了學校後,我才發現,一切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這裡的宿舍怎麼這麼舊,這麼破?因此搬家,成為很多留學生的必修課。”燁茜説。
對此,跟燁茜同校的唐雅文也有同樣的感慨,她甚至還在一個作業中,將自己搬家的經歷畫了出來,而這個作品還獲了獎。
相比住宿的問題,更讓燁茜頭痛的是語言問題,“剛開始上課時,我只能聽懂40%—50%左右。學藝術的時候有許多專業術語,有時候老師、同學、朋友突然開個玩笑,我完全不知道他們在説什麼。那時候我覺得特虧,為什麼我交那麼多學費,我學到的只是他們的一半?”
為了能迅速攻克語言難關,燁茜除了勤奮苦讀、讓所有能説中文的人跟她講英文外,還特地去當地的教堂跟一些外國人交朋友,模倣外國人學中文的方式來學英語。就這樣,一個學期之後,她的英語明顯進步了,上課也不會有排斥感了。
對於計劃赴海外留學的準留學生,燁茜的建議是一定要先過好語言關,“語言不僅影響到學習,還決定你的交友圈。”
就業:院校背景和實習經歷很重要
對於學習藝術的同學來説,在新加坡的就業前景如何?
拉薩爾藝術學院的謝汶希老師認為前景廣闊。據介紹,近幾年,新加坡越來越重視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就業機會也很多。他舉例,對於學設計的學生來説,在新加坡就業問題也不大,因為這裡大大小小的設計公司很多。而對於學美術的學生來説,可以做一名藝術家,也可以做一名老師,現在新加坡也聘請許多中國教師來教美術。
鄭文輝稱,由於政策採取了系列緊縮政策後,新加坡的就業機會優先本地人。對於國際學生來説,要拿到工作簽證,一定要有很好的學校背景,或者找到一間很好的公司。而他則憑藉知名院校的背景和不錯的實習經歷,成功入職當地一家公司從事室內設計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