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中小學美術和音樂課程所突出的“藝術知識技能”,與專業藝術院校要求學生掌握的“藝術知識技能”只有難易之分,沒有本質區別。一味地給中小學生灌輸藝術知識技能,會使他們很快失去興趣,導致“我喜歡美術和音樂,但我不喜歡美術課和音樂課!”的後果。真正的藝術來自藝術知識技能與人文素養的有機結合。只有當藝術的知識技能與人文素養融為一體,化為個人的一種特殊表達時,才是藝術。
《教育部關於印發義務教育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通知》自下發以來就引起各方關注,而藝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藝術能力”不同於通常所説的“藝術知識技能”。修訂稿有哪些亮點?關注重點是什麼?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藝術課程標準修訂組負責人滕守堯。
記者:修訂後的藝術課程標準,不僅明確提出藝術課程追求的總目標是“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綜合發展”,而且對“藝術能力”做出清晰的界定。明確指出,“藝術能力”不同於通常所説的“藝術知識技能”。那麼,該如何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
滕守堯:以往中小學美術和音樂課程所突出的“藝術知識技能”,與專業藝術院校要求學生掌握的“藝術知識技能”只有難易之分,沒有本質區別。廣大中小學生長大後並不全是從事音樂和美術事業,中小學藝術教育是要他們具有一定的藝術素質,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味地給中小學生灌輸藝術知識技能,會使他們很快失去興趣,導致“我喜歡美術和音樂,但我不喜歡美術課和音樂課!”的後果。
真正的藝術來自藝術知識技能與人文素養的有機結合。只有當藝術的知識技能與人文素養融為一體,化為個人的一種特殊表達時,才是藝術。只教授知識技能而忽略人文素養,教的藝術就不是藝術,或者説教的是不完整的藝術。
基於以上考慮,標準修訂稿中規定的學習目標是具備一定的“藝術能力”,它與“藝術知識技能”有以下幾個重大區別:第一,範圍更廣。已不單純是畫畫或唱歌的能力,而是對經典作品和同學作品的感知與體驗能力,在獲得豐富而真實體驗基礎上的創造與表現能力,對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反思與評價能力等。第二,含義更深刻。它不單純是一種技術,還要能在藝術的感召下,自覺地和更容易地發現自然萬物和自己廣闊心靈世界中蘊藏的美,使自己的情感更豐富,境界更高。第三,能隨時將不同種類的藝術聯繫起來,獲得通感能力。與此同時,還具有隨時將藝術同語文、數學、生物、地理、歷史等不同方面的知識聯繫起來的能力。第四,具有藝術能力的一個更高的標誌,是對一件事情和一個事物善於從反面或多個角度去看、去想。
記者:通過藝術學習,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我們容易理解。藝術與科學的聯繫,我們關注得還不夠。
滕守堯:藝術課程建設的關鍵,是以修訂後的藝術課程標準為指導,使教師通過藝術課程的設計,以特定的教學步驟,引導和鼓勵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探討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和各種不同文化的經典藝術,並通過欣賞、描述、解釋、分析、反思等活動,領會其中所蘊涵的“愛”、“歡樂”、“痛苦”、“悲傷”等典型的人類情感。只有通過對藝術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內在意蘊的整體把握,才能理解藝術作品的深刻內涵,反過來使學生對個人情感的認識更深刻,使其情感體驗更豐富和深邃。
修訂後的藝術課程標準規定,藝術課有責任通過激發學生想像力,激發他們對科學發現和科學探索的興趣;也有責任通過對科學發現的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之新奇性和獨特性的認識,提高其藝術的想像力。藝術與科學的連接,實質上也是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方式的碰撞和對話,有利於培養大腦發育健全的人才。
記者:藝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建議採用“藝術成長記錄夾”這種質性評價方式。您如何看待這種評價方式?
滕守堯:“藝術成長記錄夾”是記錄學生藝術成長過程的資料夾,它不僅包括學生所有的作品(包括草稿、成功或不成功的作品、不同時期的作品等),還包括學生記錄自己藝術學習經歷和成長的隨筆、心得以及對自己和其他人作品的評價,進而包括教師和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其作用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藝術能力,幫助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積極的自我評價者。由於評價的主體包括了教師、學生和家長等,因此,評價的角度也是多向的。其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成為一個更積極的自我評價者。
我國的藝術教育已經經歷了灌輸式、園丁式、綜合式三個階段。綜合式藝術教育強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對話關係,在活動中,教師與學生都積極參與,且形成多學科、多要素、多種類型的人之間的生態關係。這種生態式的關係,將學生的藝術學習置於一種健康和合理的生態情境中,使其藝術能力和藝術素養得到自然的生成,不僅符合藝術的規律,而且符合教育的規律;不僅使學生獲得終身發展需要的能力,而且適應了當今社會對創新性人才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