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異地高考改革方案出臺已箭在弦上。“異地高考”會不會帶來新的不公平?高考移民合法,錄取分數線低的地區能不能承受住?6日採訪了來自北京上海西安江西等不同地區的委員。
陜贛委員:現行錄取政策本來就不公平
採訪中,來自西安和江西的兩位委員不約而同地提出一個觀點:現行高考錄取政策,本身就存在按地方分配名額分配政策的不公平因素。“異地高考”正是要糾正這種不公平。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翻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韋葦:現行戶籍制度造成“高考移民”
孩子在哪讀書就在哪高考,這是非常天經地義的一件事情,不應該拿戶口來卡學生,把戶口作為高考報名的防火牆。
高考指標向大城市傾斜,所以有人到北京上海參加高考。在陜西能上二本的,在北京能上一本,所以才引起大家千方百計轉戶口到大城市報考,問題的根子在這兒。而農民工的子女根本沒這種財力去轉戶口,沒這個財力,更顯得不公平。
戶籍制度改革應該加速,一個身份證管到底。孩子去高考,起碼讓他報名的起點是公平的。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師範大學正大研究院院長王東林:目前教育資源配置脫節滯後
目前教育資源配置上脫節了滯後了。教育部需要調整什麼?城市化率更高的地方,你的教育設施的供應量一定要提升起來,否則就會供不應求。
異地高考會不會導致新的不公平?我認為,現在高考制度本身就不公平,地區之間的不公平一直就存在。北京上百所高校,別的地方可能才十幾所或幾所高校。異地高考衝擊了這種不公平,這有什麼不行?就是在這種對不公平的衝擊中,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公平,我倒認為是恰恰衝擊了不公平。
京滬委員:可以推行,但存諸多障礙
來自北京和上海等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地區的委員指出,從教育公平角度講,異地高考應該推行,但需要宏觀調控,各地應定不同門檻。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張濟順:地方財政恐無法承受
從教育公平的角度講,異地高考是應該要推行的,但存在技術上和制度上的障礙。一個地方有多少高中生入學,就有多少地方財政補貼投入,這樣一來,本來輸入地投在本市孩子身上的財政,就變成了還要增加一塊投入到異地的考生上。解決這個問題主要要靠中央財政的宏觀調控來解決,上面要給政策,因為地方財政是沒法解決的。
異地高考要推進還有大量的配套政策要跟上,包括高中教育基礎教育,怎樣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配套。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玉鳳:北京上海全放開會亂套
小城市放開,也沒多少人去,但北京上海如果放開就會亂套。
北京今年高考錄取率85%了,有人説不合理,我不認為不合理。國家中央機關軍隊高校所有這些高層次人才都在北京,要是跟小地方的高考升學率拉平,這永遠做不到。
這種不平衡要是完全放開,高考移民肯定承受不了,北京市承受不了,北京市異地高考的門檻肯定要高。北京高中教育資源就是按照現有的規模配套的,現在放開,教育資源夠不夠?北京承受得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