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中國思想界、教育界、實業界30位意見領袖將聚首中山大學懷士堂,暢談“教育與中國未來”。這是自去年以來,第二次就教育問題進行跨領域、跨文化的對話(回顧:“教育與中國未來”30人論壇2010年年會)。以下是搜狐財經的現場報道:
吳華(浙江大學民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我講三個方面的話題。一個是講一下民辦教育為什麼重要,第二個什麼樣的民辦教育是重要的,第三,民辦教育怎麼樣自我超越。
改革開放以來,民辦教育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教育領域最重要的制度創新之一。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實現義務教育。由於民辦教育的出現,打破了政府對教育的壟斷,我想這是民辦教育出現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
我們來看一下,如果我們深刻認識民辦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從這些角度看一下,一個社會沒有私立教育或者民辦教育,只有2種可能,或許這個社會已經落落到喪失自由思想的願望,或者這個社會實行嚴厲的思想管制不允許有自由的思想。由於第一種不可能符合人類的本性,因此只有實行思想管制的社會才不會允許私立教育(民辦教育)的存在。
毫無疑問,改革開放以前的情況就是屬於後邊一種情況。因此,民辦教育的出現,它不僅打破了公辦教育的教育壟斷,而且用事實證明思想管制的失敗,和政府願意容忍和支援自由的思想。
民辦教育的功能分為2類,一類是我們通常所説的功能,它對教育效率的貢獻、對教育公平的貢獻等等,我認為這是一般的功能,就像任何別的教育跟它對應的公辦教育所具有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它的特殊功能,它鼓勵自由思想的功能,這種功能是公辦教育常常去缺乏的。
目前民辦教育的現狀,09年底全國有10萬餘所民辦學校,3000多萬民辦教育在校學生,其中義務教育階段900多萬,佔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6%左右,高中佔10%左右,大學佔20%左右,學前教育佔40%左右,還有非學歷培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具體數字很難以測算。
最近幾年來民辦教育的發展態勢。可以看到,學校數降低了,和學生數的上升形成一個比較強烈的反差。這裡有一個現象特別值得注意,就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出現了明顯的學生數增加和學校數減少的狀態。這樣的一個結合,表明存活下來的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他們的實力是增強的,而且也只有在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的校均規模是遠大於公辦學校。除此以外,全部遠遠地弱于公辦學校。這一結果,還是令大部分人都感到吃驚。
如果換一個指標,我們會發現儘管它在每一個類別當中,民辦教育都持續增長,可是它的增長率是下降的,這個態勢非常明顯。小學如此,初中、高中、職業中學、大學都是如此,大學的情況現在比較穩定,大學佔的比例現在在20%左右。
在這裡特別強調一下,民辦教育對教育公平的貢獻,因為這是我們經常對民辦教育的一種誤解。比如説我們看見很多民辦學校的校舍非常豪華,於是我們誤認為民辦教育破壞了教育公平。我就聽到過很多教育行政部門的官員明確表示,民辦教育別的都好,但是它破壞了教育公平。
有一次有一個縣教育局長跟我一起吃飯,他説民辦教育確實是增加了優質教育,可是有一點不好。我問他什麼不好,他把農村的優秀教師都挖走了,讓我們農民的孩子缺乏優秀教師。我當即反駁他,我問他,是誰挖走了更多的農村優秀教師?是公辦教育,而不是民辦教育。
民辦教育對教育公平的貢獻可以從2個方面來理解,一一通過帕累托改進的方式,由於3000萬民辦在校學生的存在,使得本來應該公共財政支付在這個方面的經費,可以大幅地用於改善薄弱群體的教育狀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任何人的利益受損。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薄弱群體的教育利益得不到改善,這是它的一個典型改進過程。
第二,從實質上來看,民辦教育是自由選擇的,意味著選擇民辦教育3000多萬學生無論原來狀況如何,都是被強迫的,他的選擇都意味著他的利益增進。無論從實質還是形式來看,民辦教育對教育公平的貢獻都是正面的。
民辦教育的事實告訴我們,教育是可以由民間來辦,而且可以板的更好。除了義務教育以外,在任何教育領域都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公辦教育一定比民辦教育更有效,即便在義務教育領域,政府也只是在推動義務教育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但在義務教育實現以後,政府辦學並不具有必然的優勢。民辦教育是政府責任,而不是政府特權。
短期而言,民辦教育的一般功能比特殊功能更為重要。遺憾的是,我們目前的民辦教育在特殊功能方面乏善可陳。
如何理解公辦、民辦的“共同發展”?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的關係,我們基本上有一個達成共識的觀點,叫做公辦、民辦的“共同發展”。按我的理解,共同發展不是類型上的同時存在,也不是數量上的比例發展,公辦百分之多少,民辦過分之多少,也不是劃分勢力範圍的限制發展,公辦義務教育,民辦非義務教育。共同發展的本質是公辦教育、民辦教育各自充分發揮體制優勢的發展,是在公平機制的制度環境中猶太優化發展,充分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人民群眾對優質和多樣化教育的需要,這才是共同發展。
民辦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仍然是歧視,這一次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當中明確指出要清理和糾正對民辦學校的各類歧視政策,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也由此可見,對民辦教育的歧視,對民辦學校的歧視,對民辦學校教師和民辦學校學生的歧視已經達到了花種嚴重的程度,以至於國家也必須要站出來説要牽引糾正對民辦學校的各類歧視政策。
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義務教育階段,按照新義務教育法,所有學生都應該享受公共財政的資助,無論在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他的權利都是不可轉移的。但是,我們936萬民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至今為止只有二分之一的省份為他們提供了功用經費補貼,沒有一個省為他們提供全面財政資助。08年當我們實行在城市推行免費義務教育以後,教育部發了一個新聞,説我們已經全面實現了免費教育,我馬上給教育部辦公廳寫了一封信,這個結論是有問題的,至少還有908萬的學生他們沒有享受到義務教育的陽光雨露。
怎麼樣消除歧視?第一,以教育憑證為核心的教育財政改革,教育憑證是教育公平最有效的體現,因為這是建立在權力平等對公共教育資源的分享之上。第二是教育人事改革,第三是社會貢獻行政規則。
實現民辦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前提是認清方向。什麼方向?中國教育體制的目標模式是什麼。這個問題在這一次國家中長期的規劃綱要當中仍然沒有搞清楚,核心是消除歧視,關鍵是放鬆規制。
消除公辦教育對公共教育資源的壟斷,放鬆政府在教育市場的行政規制,擴大地方的教育決策許可權,保障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它的目標模式就是政府出錢,學校辦學,以自主辦學為核心,以“教育券”為基礎的教育財政制度,以自由選擇為特徵的學生入學制度。
我也有一個夢想,在一個不算太遙遠的將來,中國成為教育自由的天堂,人人可以自由辦學,人人可以自由求學,自由思想的力量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教育基礎和顯著標誌。謝謝各位!
以上內容根據現場速記資料,未經發言人審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