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大學生放棄保研回鄉栽茶 省委書記讚其創業精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27 13:30:27 | 文章來源: 東南網

茶園裏,謝思惠查看新品種茶葉

核心提示:

1984年出生的謝思惠,是福安曉陽鎮谷口村人。就讀山東農業大學期間,他成績優異,獲得多項大獎。大學畢業時他毅然放棄保送研究生資格,回鄉創業,利用自己所學的技術帶動當地農民致富,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榜樣。

2011年4月9日,省委書記孫春蘭批示:要廣泛宣傳謝思惠的創業精神和經驗,各級黨委、政府要更多地為大學生提供支援和幫助。昨日,省委常委、副省長陳樺到寧德看望謝思惠,讚賞謝思惠大學畢業後毅然回鄉創業的精神。

四處學藝

能和博士生做實驗

7年前,謝思惠剛入山東農業大學,許多同學還在學基礎課的時候,他就已經從圖書館借閱了不少關於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方面的書籍。大二時,果樹專家孫仲序教授的一場講座吸引了他。“硬著頭皮到府拜訪,希望可以學一兩門技術造福鄉親。”謝思惠的真誠打動了孫仲序,他邁進了一般只有碩士生、博士生才有資格進去的實驗室。邊看邊學半年以後,謝思惠慢慢入門能和碩士生、博士生們一起做實驗了。

2005年,他又自告奮勇參加由山東農業大學高東升教授主持的國家863項目“果樹無休眠栽培技術”研究,第二年,他在果樹栽培專家李憲利教授的指導下研究果樹流膠,病課題,研讀225篇論文,自,費購買各種藥品做實驗。“像我這樣和研究生們‘混’在一起的‘脫群學生’,全校恐怕沒有第二個。”

2007年,謝思惠大學生活獲得了豐收,“果樹無休眠栽培技術”研究成功,果樹流膠病也取得重要進展,他還第一次以本科生的身份給碩士生開講座。他還以第一發明人的身份連續申報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發表了兩篇學術論文。此外,謝思惠還獲得了首屆中央電視臺致富創業大賽全國二等獎、第二屆寧德市青年創業大賽一等獎等多個創業大獎,還獲得一筆約6萬元的獎金。

回鄉創業

種姜栽茶滿手水皰

“好不容易把你送出去,你卻又回家種地,這大學白上了。”2008年初,謝思惠承包了村裏30畝地,打算種植竹姜,他的父親困惑地説出這一句話。村裏人也在背後議論,覺得大學生回來當農民,是個大笑話。

這時的謝思惠剛剛放棄了學校公費保送研究生的名額、拒絕了在大城市就業的機會。手頭除了6萬元的獎金,就只有滿腔激情和四年的知識積累。

謝思惠把竹姜作為突破口,用上了大學裏學到的新技術。新技術需要在地上挖溝,上面覆膜,工程量很大。因為經費有限,他和農民們一起下地,“挖一條深溝,起兩手水皰,每天都疼得受不了”。2008年春天,連下四十多天的雨,讓他每天都睡不踏實,但是辛苦挖出的排水溝發揮了作用,竹姜完好無損。

這一年,謝思惠的竹姜大豐收,每畝産量比傳統方法種植的增産近500公斤,他賺了6萬多元,比村裏任何一家的收入都多。“上了大學就是不一樣。”鄉親們改變了看法,開始向他學習技術。有了種姜的收益和經驗,2008年10月,他開始大膽投資,辦起了茶園。

辦合作社

帶動一群農民掙大錢

走在謝思惠的茶園裏,可以看見成片種植的“金觀音“金牡丹”等新品種茶,這些都是他從省農科院茶科所尋來的寶貝。為了推廣,謝思惠成立合作社,自己任理事長,費了不少心思。

“我這400 棵,都是思多惠送的。”谷口村72歲的蘇大伯也趕了趟時髦,種起“金觀音”。除了送苗,謝思惠還要指導種植。現在謝思惠公司”的茶園有300多畝,而合作社的茶園有3000多畝,帶動了村裏120多戶農民加入。

在茶園邊上,是去年種下的100棵新品種特貢梨,3月份花開得非常漂亮,“這種梨長出來,一個能有六七斤重。”謝思惠的眼中洋溢著希望。

有了合作社做後盾,謝思惠在2009年2月成立了福建省好思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加工製作各種茶葉。2010年6月,謝思惠在福安市區為有志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讓回來創業的大學生拎包過來就能創業”。現在,孵化基地已經吸引了8個創業團隊20多位大學生入駐了。

現在,謝思惠是福安市澤民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福安市謝氏坦洋工夫茶葉加工廠廠長、寧德市青年創業協會會長,還榮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第五屆“福建省青年五四獎章標兵”等榮譽稱號。“他是村裏頭一個這麼回來的。”一位谷口村村民説,以前他們都希望孩子考上大學後,能離開這個閉塞的山區。村裏人現在覺得只要讀好書,回到農村來也能乾大事。(海峽都市報 記者 繆星象 文/圖))

(東南網 繆星象)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