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投入孩子受益
“就學前教育來説,也許我們應當更加關注農村的發展狀況。”在日前舉辦的“學前師資培養之路”園長高峰論壇上,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霍力岩教授説。
在北師大對口支教的邊遠山區,由於學前教育的缺乏,孩子們性格普遍害羞、內向、怕見生人,在入園後的很長時間,孩子都不敢在課堂上大聲表達,甚至回答問題時都低著頭,更不用説像城裏孩子一樣唱個歌、跳個舞了。
沒有師資,沒有教室,沒有資金,沒有教材,誰來教育這些農村的孩子?
與城市高達85%甚至以上的學前三年毛入學率相比,許多中西部農村甚至不到20%。《規劃綱要》中75%毛入學率裏的農村比重,可想而知。
相較而言,城市學前教育出現的“入園貴”、“入園難”更像是成長中的煩惱。學前教育與優質幼教師資之間的供需矛盾,在“獨二代”嬰兒潮來臨之際,越發地被放大了。
“雙語教師”,在各類師資中,這可是“緊俏”人才。但凡稍有名氣的幼兒園,宣傳畫冊上都會重點標注:本園提供雙語教學。
不過,倘若走進課堂,又是另一番景象,無非是26個字母,或拿著課本跟著老師學話。真正提供雙語學習環境的屈指可數。
本科生傾向於研究,不願當“孩子王”;中專生能儘快進入角色,但科研能力較差,需要靠職後教育來彌補。各自的短板在應對專業性較強的課程時,顯得尤為突出。
“在英語、音樂等專業化較強的學科,國際上更多地採用第三方教育服務的方式加以植入。”採訪中,拉法法兒童教育機構總裁葛文偉説,這樣各幼兒園可以集中精力於五大教學領域及日常管理。
教育從來都不是“是非題”,更多的還是方法論,師資培養上的每一份投入,最終均會將益處落實在我們的孩子身上,而這也是國家落實教育公平的基礎所在。(記者朱 波 王斯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