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問題還得自身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23 17:28:37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高照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辛勞之餘盼豐收。

各省美術聯考,相繼舉行。有的已就,且公報了考分。考生中,苦修一番,成績獲優者,當喜出望外。且盼下輪,在校考中,來個芝麻開花節節高,更上樓一層。當然,其中遇挫,得分也有與自身極不相稱的,就不盡有所唏噓,心中更覺悶然,甚者,且悲痛欲絕,哭聲片片,反映十分強烈。於是,網上便出現“氣憤”、“吐血”;是“暈”、是“哭”這些字眼。而這裡,還有他們的恩師,亦希望能如此這般地給愛徒們,從中挖出一個所以然來。

我這兒,就來了兩位外地的美術老師。談起了他們弟子,在美術聯考中,得分的不同遭遇。特別出奇的,就是平時畫畫不力、差的,居然獲了高分;而素日學習盡心,好的,卻拿了低分。對此,他們深覺無法理解,難以面對。同時且言,不只他們,其他地方與學校,也有類似情況。以致大家的心情難以釋懷。故而很希望,能通過媒體向有關方面,作個調查與反映,以求公道。

如是,我當然深表理解與同情。不過,也有位同仁説,這是全國每年在藝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問題極為複雜,事情難以澄清。所以,他以為,不必多此一舉。當然,智者之舉,仁者之動,各有所為,無以強求。

據筆者所知,就拿今年河北省美術聯考而言,正臨評分之際,就有人擔心,怕成績張冠李戴;怕評分人,“高一眼、低一眼”。當然,事實也是,美術高考的評分,不及數理化那麼過硬,也不似“階級鬥爭”年代,“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那麼乾脆。所以,河北省在評分中,首先就採取了分檔分類,然後再評分、登統的辦法。

為啥要分檔、分類?一是為了把握考生的整體水準,制定評分標準;二是可以縮小評卷專家,在審美要求上的個性差異,使彼此的評分落差儘量控制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同時,評分選取三每人平均值;全程再由質檢,監督明察。

他們在考卷的分值檔次上,根據教育部規定,分成A、B、C、D四大類。除A、D兩類再劃兩小檔外,B分三,C分四,共有11個檔次計分。評分專家,幾乎正、副教授各半,且向外省特聘;專家進省後,對外不聯繫,行動全封閉。試卷採用條碼。考生分數由一組按密碼入冊,再由另組將試卷條碼掃入電腦,核對;最後,入成績數據庫,核對無誤,以一式三份,進行數據備分。而備分資訊,再各由三人,分別掌管。每個環節均由兩組獨立操作。任何一方更改數據,除非採取電視片《潛伏》諜報人的極度手法,我看真是難於上青天……

其實,諸如此類的評分措施與方式,倘稍加關注的讀者,也會記得《考藝》版,曾披露過類似情況。記者專門就全國幾大美術高考重點省份的聯考閱卷情況,做了一番調查。看來,各省評分的方式、做法,嚴密程度,可謂大同小異,極為相似,彼此少有差別。這也叫“全國一盤棋”吧!那麼,以上等等,對我們可能會有所謂 “感情分”的擔心與質疑,也就實際上給了一個回答。

那麼,成績好的得分低,畫得差的分數高,問題又在哪呢?我以為,問題似乎,表面在考題,實際在培訓,根本在自己。有的考後很得意,説是考題猜中了,真是命大!有説正巧是剛默的情、景與角度。瞎貓碰到死老鼠。這種類似情況,倘在千萬的考生中,碰上成績雖不出挑的,卻就為他大開了幸運之門。有啥理由,畫得不比素日好的同伴,更好?那培訓時只是跳過基礎,直接壓題。雖畫得好,而考時就難説了。因為練的是靜物,考題是風景。還不砸鍋?千説萬説,情況多多。一句話:嘴歪不怪茶壺漏,問題還得自身究。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