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來到中國美院美術館,看了“迎高考畫作觀摩展”。展廳除我這個老頭,清一色青少年。不説誇張,館內可謂人流如織,川流不息。畫展多日,竟有這般參觀者與關注度,不禁讓我感嘆。真是其他任何一個美術大展,無法比及的。相當的展覽,開幕式也謂閉幕式。開張,還門庭若市,稍後,便門可羅雀了!此展卻是非然。只見青少年學子,大家拿著手機,對著畫面,提起前臂,紛紛攝像;更有手持相機,拍攝畫作,收集資料,很是忙碌。當然,更多的,當是東張西望,指指點點;樓上樓下,輕聲耳語,也不知作啥議論。
通常,遇事,我總問:三個“為什麼”。比如,展覽的承辦者,須回答:為啥展、展什麼、如何展這三個問題。現從展標上已告示我,是應廣大青少年即將迎考美術而作的展覽;展出有關備考參照的若干畫作;通過展廳陳列畫作的方式,讓觀者瀏覽學習。
對於觀者而言,看展時,也要能面對或回答三個問題。即為啥看?看什麼?如何看?所謂“為啥看”,是要你明確看展的目的。“看什麼”,是應明白展出的有關內容。如何看,則是要你明瞭如何解讀畫作,找到取經學習的方式與方法。我並不知,看展的朋友們,是否都能回答以上所有的問題。以上些許常識的問號,不難回答。但,依我現場觀察,恐怕也並非所有的人,都能想到與提到、或者都明白這些雖是常識的問題。因為,記起我的青年時代,看畫展,常常卻是盲目的。
憶當年,初入美院便隨全院師生,第一次到上海參觀十九世紀俄羅斯油畫展。那次總算記住了畫家布留洛夫、克拉姆斯柯依,還有那個畫《烏克蘭傍晚》的庫因哲。至於以上對參觀者所提及的問題,不要説無法回應,就壓根兒沒有作過這番思考。時年,只是不懂裝懂、煞有介事地作了次畫展的“欣賞”而已!那時看畫展,更多的還是處於一種盲目的狀態中。
其實,為啥看、看什麼,不難回答。“迎高考畫作觀摩展”除了我,大部分都是為報考美院或美術專業而來的。畫展看什麼?其中有素描、速寫與水粉。它是通過優秀考生的試卷、美院附中的作業、大學本科的基礎練習和部分老師的范畫等組成的。我覺得,難的,還是畫展“怎樣看”。
有句話,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這些畫作,怎樣看?我們既不能泛泛地走馬觀花,一瞥;也不能碌碌地糊裏糊塗,一逛。首先還是要給自己提些問題,並在現場加以反覆思考。因為多多發問自己,這很重要。有句話,叫“打破砂鍋炆(問)到底”。逢事,要多問,要問到底!這是因為,還有句,叫“好問則裕”。裕,作“豐富”解。意為勤於向別人請教,學識就會豐富。而學問、學問,又是通過問,方能學得出來的。只是,我還以為,這不僅要問別人,還得經常問自己,方能促使自我辦事清醒而不盲目。
就如這畫展的四部分作者,作品是在不同的狀態與條件下畫出的。然而,彼此雖水準不一,要求不等,我們卻必須要找出,他們畫色彩共同遵守的準則與追求的目標。再以這個準則與目標,去解讀繪圖色彩的原理與衡量這些畫作的長與短,且從中吸取教益。
高考,為啥考色彩?而作為表現色彩的水粉畫,除了每人各自不同的繪畫技法與各不等同的繪畫技術外,他們畫面共同追求的東西,又是什麼?我覺得,這兒特別要弄清,考色彩,最主要的,是測試你對色彩的感覺,或者説,是對色彩的敏感度;以及在整體上,你對色彩的調度與色調的把握。在畫面上,通過對物象的構圖,要求你以色寫形,以形顯色。做到色彩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達以畫面的悅目與和諧。凡此種種,在看展過程中,都需作仔細反覆的提問,再據展出的作品,找出相應的答案來。畫展應如是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