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原生態舞臺劇《敖魯古雅》破解極地密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3 16:35:43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使鹿鄂溫克族,一個僅剩二百餘人的遊獵部落,為何在極度嚴寒之中靠撮羅子裏一堆篝火就能生存,在大山中任何一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沒有文字,也可將歷史延續至今?

原生態舞臺劇《敖魯古雅》破解極地密碼

使鹿鄂溫克人終年頻繁遷徙

8月26日至29日,北京保利劇院上演的原生態舞臺劇《敖魯古雅》將以這個大興安嶺原始密林深處的神秘部落為背景,破解他們不為人知的極地生存密碼。

“撮羅子”如何抵抗零下50℃極地低溫?

在敖魯古雅這個人跡罕至的中國冷極,一年中冰凍期近6個月,最低溫度可達零下50多度,而且氣候多變,九月常常就會下雪。使鹿鄂溫克人居住的“撮羅子”,易搭易拆易搬,由松木搭建成半張開雨傘似的架子,夏天在上面覆以樺樹皮,冬天則蓋上防寒保溫的狍、鹿皮。

不少人認為,使鹿鄂溫克人是有火神的庇祐才會在嚴寒中如魚得水。畢竟城市生活的人們在零下幾度的氣溫裏,窩在暖氣房中都不覺溫暖,“撮羅子”這個簡易原始的帳篷卻能抵禦中國冷極的凜冽寒風,確實不可思議。

一年搬家超過六十次竟然只為馴鹿?

使鹿鄂溫克人在冬春季節每兩三天就遷徙一次,夏秋在一個地方最多也就住二十天。起初,他們不斷搬遷是因為他們的馴鹿夥伴如果長期在一個地方居住,就會吃光附近的苔蘚,不得不跑去較遠地方覓食,容易受野獸攻擊。然而長年的遊獵生涯,使鹿鄂溫克人逐漸養成了樂於搬家的心理,他們總希望在新的地方迎接客人,才是對客人最大的尊重。每一次的搬家,也成為了純樸獵民們喜慶歡樂的大事情。

無字部落靠古老民歌傳承歷史?

使鹿鄂溫克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千百年來,他們絢麗多彩的神話傳説,民俗文化是靠祖祖輩輩口口相傳,一代又一代對民族文化的堅守,沿襲至今的。他們最擅長的口傳身授途徑就是民歌。他們將獨特的生産、生活方式,神話傳奇化為歌詞,配合他們原始的發聲方式、悠揚旋律,在深山密林中不斷傳唱。

在使鹿鄂溫克族內,幾乎人人對民歌都能“信手拈來”,看到的,聽到的都能變成歌謠隨編隨唱,唱他們追逐野獸、棲息山林、漂泊動蕩的狩獵生活,也唱他們民族亙古不變的精神與情感,在唱與傳中形成了他們的“口頭文學”。

這些傳奇色彩濃厚的民歌,將被原汁原味地搬上《敖魯古雅》的舞臺,為觀眾娓娓道出使鹿鄂溫克流傳千百年的文化歷史。同時,人們好奇的“撮羅子”、馴鹿、狩獵、以及遷徙搭建營地的特殊生活方式,也都將在使鹿鄂溫克原生態舞臺劇《敖魯古雅》中得以展現。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