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博報

抽象的來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08 20:23:13 | 文章來源: 段君的部落格

文\段君

貧窮藝術的早期代表人物布裏(Alberto Burri),于1952年在畫面上使用縫合起來的破舊粗麻口袋,以塑造畫面的重量感和嚴密性。2005年至今同樣在畫面上使用粗麻口袋創作的中國藝術家李向明,在工作之初並不知道布裏的作品。但最近看到布裏的畫後,李向明停下工作的腳步,思考為什麼時隔半個世紀自己跟布裏的作品在畫面效果上竟然如此相似?

研究李向明的作品,不僅要發現他與布裏或貧窮藝術的重合點在哪,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他們的區別究竟是什麼?李向明2005年以來的《回望鄉村》系列,在畫面上使用了現成品,是他從河北、山西等地農村收集來的舊床單、舊門簾等布、麻、棉織物。床單、門簾經過縫縫補補,加上時間的打磨,上面全是累積的線條、塊面、顏色,李向明把它們作為繪畫的美學元素,與顏料、筆觸、刀痕相容甚洽。

李向明在畫面上使用的不僅是毛、麻、棉織物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毛、麻、棉織物的記事,強調的是人的氣息與印記。相比而言,布裏的作品更善於發揮材料的物理或化學屬性,因為貧窮藝術的基本主張是讓物質的能量自然地釋放,以反抗過去對物質佔據絕對控制地位的理性主體。但李向明並不打算讓物成為物自體,他對物質的使用是有選擇性的,或者説他作品的觀念恰恰是他對物的選擇和使用。李向明的思想更接近黑格爾以來現代美學對獨立藝術主體的重視,但李向明更深層涉及的仍然是中國鄉土生活的哲學。

鄉土生活造就中國哲學思考的對象及其方法論,馮友蘭認為:土地,作為中國農民的工作對象,它是觸覺性的,農民對它産生直接的領悟,這不同於西方以假設的概念去獲得關於對象的知識,所以知識論在中國哲學裏並沒有發展起來。太行山區農民反覆縫補的床單和門簾所具有的美感,並不是李向明通過理智抓取的,他更多的是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潛在意識去獲得並處理農民以直覺或本能生産的美感。如此看來,貧窮藝術對物質的使用反而充滿過度的理念和智性,1949年,貧窮藝術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盧西奧·馮塔那(Lucio Fontana)把畫布戳穿並形成空洞——批評家認為馮塔那使繪畫接觸到真實的空間和光線。

通常而言,西方抽象藝術是非再現的,它不包含任何外在於畫面的有關世界的資訊,但李向明的抽像是具有記事性質的,除了他感興趣的筆觸、色彩、線條、結構等等,他的作品還包含外在於畫面的有關世界的資訊,所以李向明的作品並不能固定為“抽象”,用他自己的話説:“我不是不關注抽象,只是説我走到抽象這一步不是預先設定的一個方向,而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如果以西方抽象理論來看,李向明的作品恰恰包含了純粹抽象與外在資訊的矛盾。而對李向明來説,作品抽不抽象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向明對物象的抽象處理。縱觀李向明三十餘年的藝術過程,幾乎就是一部“抽象”的歷史,因為“抽象”的最初拉丁語義即為拉開、拽出,它要把作品引向其他。李向明邁出的每一步,都會適當丟棄部分陳舊的、他認為不再適宜的元素。抽象的方式不僅對李向明的藝術創作,也對其生存實踐産生過影響,雖官至河北美協副主席,但他最終放棄,因為他認同的價值不是行政的權力,而是身心的自由,他重視的是人文,是人的生存,是人的存在。

中西融合,而非兩極對立,是李向明在藝術上的主張,他經歷過現代主義藝術創作的階段,更能體會到藝術家對彌補藝術與生活之鴻溝的強烈願望。貧窮藝術也發現藝術與生活、自然與文化是交接的,只不過貧窮藝術覺得自然的産物與文化的産物沒有區別。但李向明認為人間的萬象萬物與人並非沒有區別,只是它們“通靈”而已。“通靈”是禪學名詞,它要求靈犀互通,是主張以心相傳的東方哲學。萬象萬物與人,在李向明的藝術中被簡化為物跡與人跡,他希望物跡與人跡恰無聲息地融入作品。過去的一百多年,從印象派到概念藝術,西方藝術的重要趨勢是取消藝術對象,李向明同樣經歷了取消藝術對象的過程,但他並不是要徹底取消對象,而是要取消傳統的藝術對象。

李向明沒有簡單地反現代,他雖然具有濃厚的鄉土情懷,但也澄清過自己並不是一個鄉土主義者,他只是在找尋農耕生活對當代生活——尤其是對都市生活,還可以提供怎樣的價值。因為直到今天,中國社會的基層仍然是鄉土性的。中國傳統藝術是基於鄉土性發展出來的,“耕讀傳家”作為廣大鄉村生活的基本信念在今天依然有效。李向明身為藝術家,在過去看來,藝術家實際上是曾經有過鄉村生活經歷、對鄉村生活敏感,並且具有表達能力的“文士”。“文士”雖然自己不實際耕種土地,但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對生活的歸納、對藝術的創造,在本質上仍是“農”的反應和表達,只不過採取的形式是中國傳統的藝術、文學、哲學等。

由此,不能簡單地把農民的縫縫補補看作是生活方式,它更是生活的意志、態度、信念,比如樸素、低耗、克己、忍耐、平靜、淡定等等,今天的現代社會淡忘了農業社會的美好品質。貧窮藝術雖然經常提及義大利工業化以前的農業、手工業文明及其地中海藝術傳統,但始終與之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因為貧窮藝術最初的批判對象並不是消費時代,而是人對世界的經驗,因為經驗所代表的觀念與理論已經將現代人層層包裹。李向明的對象更為現實,他並不是要獲得關於物體的本質知識,而是要討論生活實踐,古老的中國一直以超低的消耗生存在神州大地上,人口眾多的今日中國假如選擇慾望糜爛的生活,整個人類都將面臨困境。

與朋友分享此事: 分享到搜狐微網志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