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博報

蘋果時代的藝術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5 18:53:29 | 文章來源: 陳曉峰的部落格

文\陳曉峰

處於第三次資訊浪潮的蘋果的理想主義和氣質,給了我們這個時代好好當個藝術家的最好告誡,並非最近由於國內某藝術論壇轉載鳳凰網6月份刊登《像野狗一樣生存》其中章節“凡·高的表達很低級”言論而招來網路罵聲一片的“作家”方力鈞所能夠願意坦誠接受的。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非得做到廣告學上的“語不驚人”,也需要合適的情景,過於現實的當下中國社會,理想主義恰恰是一種最好的諷刺和超越。玩世主義和艷俗顯然不是當下藝術價值呈現的新狀態,為何不恥凡·高的理想?近10多年來這些被鼓吹和流行起來的藝術風格,早已到達它們價值飽和頂點,也就是最大化窮盡了人們對這種藝術的闡釋與想像力,而不是目前商業狀態的開發而貌似它們仍然富有創新和醞藏的前衛思想,所以從這些藝術風格一手遮天的狀態中最大化的超越出來,至少是藝術界基本的新陳代謝和前進的動力訴求,而不至於像藝術界如此的被裹挾在利益的鏈條上,如此人工的縮小了藝術的更多可能性和發現。如果要清晰的認知或思考中國藝術界的狀態,我的建議是像家裏裝上多信號衛星鍋,或者需要安裝翻墻軟體那樣,才能還原藝術資訊的多樣化以及不斷保持著對本民族當代藝術無限的想像空間,而不是現在本末倒置,藝術界像末世大逃亡感覺似的,批評家做臺不已,藝術家則心性大亂。類似于上週末在港資背景的貴點藝術中心做的研討會現場據稱讓觀眾很不安很尷尬,眼裏完全沒有觀眾的批評家搶著發言,這些人現場的屁股估計還沒坐熱,就趕往另一個現場,研討會頓時成了例行公事的代表發言會,不僅失去了氣氛,也失去了人心。

在精神沉澱上仍然一地雞毛的藝術界主流層面,甚至只有激發一種新的理想主義精神才能超越目前平庸而又的狀態;也唯其有理想,藝術家才能突破新的規則和條條框框,或有遠見,相反而不是沉溺在現實的聲色及利益鏈的反覆傳送中。堅持理想主義的蘋果用神奇的黑白元素改變了人類的消費生活方式,比如它用IPOD改變了傳統的音樂工業,又用IPHONE和IPAD加上神通廣大的APP STORE締造了移動網際網路世界令人趨之若鶩的風景。而貴為天價王的藝術家市場明星們,除了進入傻瓜式的高端消費層面,還有什麼能夠來體現自己創作的價值具有可能的張力?既不能夠代表藝術創作的先進動力,也不能體現當下最前沿的批判意識形態,那麼恰恰凸顯了這撥藝術家價值觀念的陳舊以及理想主義的褪色。剩下的問題也就很簡單,今天塑造新的理想主義,遠要比欲壑難填的現實主義狀況更令人尊重。即便商業公司如蘋果以及純粹如那些偉大的作品都不斷提示這個世界,最完美的東西有種屬性一定是堅持理想主義的勝利,贏得人心的東西一定和它擁有的非同一般的氣質有關,而這些寶貴的東西和藝術家的身份與屬性是非常相通的。

藝術家保護膜的底色一定和理想主義有關,如果不相信這個“元素”,那麼今天的藝術家將很難被定性為出類拔萃的“藝術家”。一方面以市場獲利的著名藝術家和外界碰撞出來的只是商業的火花,而不是藝術可能性創造的批判態度,這種現象能夠“被甄別”;另一方面探索新的藝術風格探索和潮流的新藝術家如何能夠“被發現”?最顯著的是今年批評家年會將優秀藝術家的稱號頒給金鋒引起的爭議一樣。它至少缺了一道工作程式或前提,即批評界的專家們具體診斷出“現在主流藝術家出現了哪些問題,所以把今年的獎項頒給金鋒這位被批評家年會定義的”優秀藝術家“的必要。我不知道是金鋒藝術常態藝術工作理念的勝利,還是勝在近年來密集的藝術活動上,而搶佔了媒體報道的高位,也讓批評家很容易在即便是非常乾枯的藝術現場,喪失了清晰和準確的判斷視角,而無法評出更大社會影響層面或這個時代所最需要的藝術家及其所彰顯的精神和氣質。當公眾難以厘清“優秀藝術家”和著名市場藝術家之間的價值區別,那麼評選的自身及其機構自身就要深刻的反省,也折射了這個行業的價值觀的問題仍然在很多工作要做。越是藝術界方向模糊的時候,被評出來的“優秀藝術家”包括的內涵更需要重新評估和定義。

評選最直接涉及到的問題是,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藝術家。而評選回應的可能是“我們只能選出這樣的藝術家”,這之間的差距也是問題之所在。如果評選只是側重“只能選出這樣的藝術家”,為什麼不選出最優化的,性能更高的藝術家呢?我想質疑的是,我們的評選是評出今天的藝術家,還是明天的藝術家?我稱為批評家年會這種“很想當然”式的評選為“硬評選”,我覺得評選活動是有問題的,希望隨後的研討會有所回應——金鋒這個優秀的藝術家“優秀”在哪?若金鋒被評為最忙乎現場活動的藝術家之一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藝術品質和高度,我覺得可以具體分析的,而他本人也不願以量取勝吧,但是我們的批評家卻單一方面認可了強度,而忽略推選的藝術家如何代表這個時期節點的藝術家趨勢和方向,包括是不是屬於這個時代藝術家個性化表達的典型代表?這是需要比較和負責任評判的。換句話説,既然是評選就是不能集體含糊的,一含糊那麼就失效——一別整成批評家一搞評選活動,上帝就發笑的效果。如果作為能夠導出一個更大範圍內的公眾影響力的評選是需要慎重,至少評選標準是需要透明的。藝術界的很多事情我覺得是可以討論的,而不是評選搞得如此像俱樂部式的內部玩法?那麼這樣的獎項是沒有任何民意基礎的,更重要的是看不見判斷這個時代優秀藝術家的價值判斷標準。

藝術界關於當代藝術的傳統思維之一就是:非得強迫和持續接受藝術觀念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問題是中國藝術界現在有這種擔當和真正的理解嗎,被評選為“優秀”的藝術家採用的藝術方式,是不是反映了當下的現實方式是最及時和可能性的開拓嗎?如果比觀念和政治表達,那麼艾未未為什麼不能入選?!這難道是批評界美麗的忽略,或是難言之隱?!此外,他們評出這個時代藝術家的氣質了嗎?我不知道金鋒會發出什麼樣的獲獎感言,或者是心得?據稱極善於在網路上調動網民情緒的金鋒,似乎在獲獎的片刻安靜了下來。這是不是可以視為多一種解讀和猜疑的注腳。

QQ打360的殺手锏就是“二選一”,估計批評家年會完全是一選一吧,為什麼不是多選項呢?從前兩年批評家年會推選藝術家沿襲的方式和結果來看,我覺得還是值得商榷的。中國的藝術界越來越把藝術家拖入到技術與簡單製造的工業化趨勢,而那些嘗試和追求少數人趣味的藝術探索不斷被邊緣化。藝術界的生産效率是急於能否貢獻一種很成熟的繪畫風格,以及作品能不能涉及到社會觀念層面,但是很少去討論今天藝術對於現實的觀念表達出口和創新的方式在哪,藝術前沿的通道指標在哪,這位獲獎的藝術家如何通過自己的藝術方式帶領公眾更接近看事物的事實真相或常識。但是關於這些深度的討論,我覺得還是十分稀缺的。批評家年會評選釋放的信號,或集中體現了藝術界進入快餐視覺消費時代的淺度分析。每年一度的批評家年會不是來享受話語權的,而是要有創新智力的付出,要提倡自律的精神,要共同創造批評界的話語權,而不是一起做遊戲和解構。

批評家年會首先要建立的是信用系統,而不是最終評選出來的優秀藝術家沒有充分的説服力,或者難以給人叫好的快感。除非評選只是年會的一項集體遊戲,性質上和卡拉OK一樣想唱就唱,唱得五音不全也感覺很爽。藝術的價值觀很容易重疊、並置,甚至籠統的判斷,而分不出更有張力的聲音或趨勢,這就是藝術界面臨的價值失衡問題——現在生成的藝術價值和不斷被重復的價值如何區別,我想批評家年會需要有一個藝術趨勢的判斷和持續可以有效輸出的價值判斷標準,比如推出的年度藝術家更需要做成一個藝術界的至少類似于樹新風的導向,或藝術創新的典型,而不是目前你評你的獎,他做他的作品,完全缺少正常的藝術交流與互動——結果獎項只是成了批評家年會流水席似的擺設,而無法展示這個獎項的公眾影響力。這些問題直接顯示了目前藝術界是所有行業粘度最差的一個行業。藝術界一種普遍的現象和心態特別值得注意:只要藝術界的事似乎就等同於罪大惡極似的所到之處寸草不生而罵聲一片。換種角度分析,這是極度圈子化造成的惡果,如果是藝術的個性化或異類的表達則值得恭喜,問題是現成了藝術界普遍的生存法則,極度降低了藝術家個體的趣味、更高的想像力、永遠挑戰更新未知狀態的追求以及高於一切的理想主義精神。或者你只能説,當下的藝術家狀態過於平衡,調劑的很好,但是現實並非如此,更多的藝術家在沒有規則的藝術界目前顯得焦慮、憤怒、咒罵、失落、無望,讓這個行業充滿了破壞和雞零狗碎的價值觀。而所有人依然需要被編織在這個混合價值觀的遊戲中,無非在藝術表達上取得更大解脫,或真正心平氣和下來。這難道真是一個讓藝術家思想處於“悲慘”而無法真實表達自己狀態的時代?!

這個時代關於藝術家的屬性,我們仍然可以很確信這樣一個事實:藝術家首先代表的是一種思想的狀態,而不完全是經濟的狀態。經濟的狀態包括忙於藝術活動而附著的商業效益,而不是一個藝術家對於現實的最準確最敏銳的反應,對於持續改變社會或思想層面、精神狀況做思考。連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稻田和夫都提倡,“田間的精進”那種勞作的精神,我想轉化的是,藝術界更需要這種很樸實和回到原點的“精進”。。

一面受商業和現實前所未有的衝擊,另一面需要是捍衛理想與精神的藝術家,更需要不斷于現實中突破並找到新的出口,而不是提供複製品和昨日的想法。在資訊化、産業化、城市化、資源整合化、衍生品化時代的藝術家,如何能夠回到藝術家本位上,尋找突破和回到藝術精神和理想的界面,我想這是藝術界需要重新再思考的方向。

本博有感於蘋果喬布斯極致商業和極致理想主義的一面,也有感於批評家年會推出的“優秀藝術家”評選結果。還想提醒的是,如果不講究優秀藝術家的“內容”,那麼無疑是“淺薄”的結果。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下一頁設計師被誰設計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